游客
题文

KNO3和KCl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1)t3℃时,KNO3的溶解度为  

(2)将t3℃时KCl的饱和溶液70.0g稀释成质量分数为20.0%的KCl溶液,需加水  g(精确到0.1g)。查阅相关物质的密度后,在实验室完成该实验通常需要的仪器有烧杯、量筒、  (填字母标号)。

A.托盘天平 B.药匙 C.胶头滴管 D.玻璃棒

(3)现有t2℃时KNO3的饱和溶液m1g和KCl的饱和溶液m2g.不考虑水的蒸发,下列关系一定成立的是  (填字母标号)。

A.两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B.分别降温到t1℃,析出KNO3的质量大于析出KCl的质量

C.分别升温至t3℃,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D.保持t2℃不变,分别加入等质量的水,混匀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 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 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碳和碳的化合物都是非常重要的物质。
(1)碳原子的结构示意为碳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
(2)在防毒面具中装有活性炭,是利用活性炭的性;我国古代的一些水墨书画作品,可长久保存而不变色的原因是
(3)下图所示的两个实验中,实验1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是;实验2中,将两团棉花放置在空气中时,两团棉花均不燃烧;若将足量二氧化碳倒入烧杯时,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有:①;②粘有过氧化钠的棉花燃烧;③未粘有过氧化钠的棉花不燃烧。通过上述实验的对比分析,写出产生现象②的原因

(4)为解决温室效应加剧问题,科学家正在研究如下图所示的二氧化碳新的循环体系(部分生成物已略去)。

从图中分析得出的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填序号)。
①有机物甲可能含碳、氢、氧三种元素
②Ⅰ中消耗了二氧化碳,Ⅱ、Ⅲ中生成了二氧化碳

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
(1)下列物质中,属于化石燃料的是(填序号)。
①酒精②煤③乙醇汽油④石油
(2)小刚为了净化收集到的雨水,自制了一个如右图所示的简易净水器,其中小卵石、石英沙和膨松棉的作用是

(3)二氧化钛(TiO2)可制作用于家装的白色涂料,其中Ti的化合价为________。
(4)包装熟食制品常加入防腐剂。丙酸钠是一种食品防腐剂,化学式为C3H5O2Na,丙酸钠
种元素组成,其相对分子质量为

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仪器a的名称为________。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所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下同),选用的收集装置是________,选用该收集装置的原因是________。

学习知识的目的之一是分析和解决实际的问题。
(1)为防止资源浪费,燃烧时通常将煤块变为粉末状,其原因是________。
(2)在牙膏和一些药品中,常用轻质碳酸钙粉末作填充剂或载体。制取轻质碳酸钙粉末是用净化后的石灰乳(主要成分为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作用,制取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3)镁条在氧气中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比原来镁条的质量增大,其原因是________。
(4)CaCl2溶液和NaHCO3溶液反应生成CaCO3。为表示这个反应写出了下列两个化学方程式:① CaCl2 + NaHCO3 CaCO3 ↓+ NaCl + HCl;
② CaCl2 + 2NaHCO3CaCO3 ↓+ 2NaCl + CO2 ↑+ H2O。
你认为哪个化学方程式不合理,并简述理由。________。

分类和对比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
(1)镁、铝、铁都属于活泼金属,在氧气中均能燃烧生成相应的氧化物。铁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铝在氧气中燃烧的产物是________(写化学式)。
(2)碱是一类主要由金属元素和氢氧根组成的化合物,下列物质中,属于碱的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NaOH B.H2O2 C.FeSO4 D.CaCO3

(3)通过下面甲和乙两个对比实验,分别得出的结论是:甲________;乙________。

甲乙
(4)碳酸钾和碳酸钙同属于碳酸盐,碳酸盐与盐酸反应的原理均相似,则碳酸钾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