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下列与金属有关的问题:
(1)生铁和纯铁,硬度较大的是 。
(2)铝制品其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原因是铝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 (用名称或化学式填空)薄膜。
(3)向AgNO3、Cu(NO3)2、NaNO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金属滤渣和无色滤液。则所得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 。
下列数据是氯化钠和氯化钾固体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 温度/℃ |
0 |
20 |
40 |
60 |
80 |
100 |
|
| 溶解度/g |
NaCl |
35.7 |
36.0 |
36.6 |
37.3 |
38.4 |
39.8 |
| KCl |
27.6 |
34.0 |
40.0 |
45.5 |
51.1 |
56.7 |
(1)在0~20℃时,KCl的溶解度 (填“>”或“<”)NaCl的溶解度.
(2)20℃时,向100g水中加入25g氯化钠,充分溶解后,得到的溶液为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 .
(3)20℃时,进行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
20℃100g水加KCl20g升温至40℃升温至100℃A B 加KCl20gC 加28g KCl恒温100℃D E
①A~E中,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是 .
②下列操作能使E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变小的是 (填字母序号).
a.加入2g KCl b.加入100g 100℃的水 c.降温至40℃
了解物质构成的微观奥秘,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物质及其变化的本质.
(1)氧和碳是人体中含量最多的两种元素,它们的本质区别是 不同.
(2)图是某反应的微观过程示意图.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氯化钠由 ﹣ 构成.
(3)表中4个微观示意图分别表示4种物质的微粒.
| 微观示意图 |
![]() |
||
![]() |
![]() |
![]() |
![]() |
若
表示A,A和B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C和D,则C和D的化学式分别为 ,生成C和D的个数比为 .
生活离不开化学,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
(1)人体可以从水果和蔬菜中摄取 ,该类物质需要量很小,但可以起到调节新陈代谢、预防疾病和维持身体健康的作用.
| 食品 |
柠檬汁 |
苹果汁 |
葡萄汁 |
番茄汁 |
牛奶 |
玉米粥 |
| pH |
2.4 |
3.1 |
4.2 |
4.4 |
6.5 |
7.8 |
表1
| 营养成分表 |
||
| 营养成分 |
每片含量 |
每100g含量 |
| 镁 |
6.7mg |
1.12g |
| 叶酸 |
255 |
42.5mg |
表2
(2)表2是某儿童补铁药品的部分说明.说明中的“铁”指的是 (填“单质”、“元素”或“分子”).
(3)某些食品的近似pH如下:其中酸性最强的是 ,胃酸过多的人应食用 .
(4)农业上用石灰乳和硫酸铜配制农药“波尔多液”时不宜用铁质容器,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原因 .
(5)在催化剂作用下,乙醇与氧气、氢氧化钠在燃料电池中反应生成碳酸钠和另一种物质,并得到电能,请完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H3CH2OH+3O2+4NaOH
2Na2CO3+ .
小刚和小丽两位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制取二氧化碳并验证其与氢氧化钠能发生反应.
(1)小刚先关闭b,打开a、c、d,集气瓶中生成CO2的反应方程式为 ,NaOH与CO2的反应方程式为 ;此时没有观察到明显现象.
(2)小丽认为若要证明NaOH与CO2发生反应,接下来的操作是关闭 ,打开 ,此时应观察到的现象为 .
如图是实验室中用于制取气体、验证性质的装置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所选用的发生和收集装置是 (填字母序号,下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实验室制备的二氧化碳用D装置收集,则验满的方法是 .
(3)E装置利用可燃物消耗瓶内的 ,使瓶内压强减少来推测空气里氧气的含量.
(4)F实验检验甲烷的成分,将内壁一半涂澄清石灰水、一半干燥的小烧杯罩在火焰上方,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
(5)若从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后的剩余物中回收二氧化锰(二氧化锰不溶于水),其操作步骤
正确的是 .
①洗涤;②溶解;③干燥;④过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