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1)t1℃时,A的溶解度是  g。

(2)将t1℃时B的饱和溶液升高温度至t2℃,所得溶液为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3)将t2℃时A的饱和溶液冷却到t1℃,溶液的浓度会   (填“变大”或“不变”或“变小”)。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 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正确的操作能保证实验顺利进行。请填写下列有关实验操作中的空格:
(1)用酒精灯给物质加热时,要用酒精灯火焰的_______________;
(2)点燃可燃性气体时,都要先______________________,再点燃;
(3)做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集气瓶底应预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量筒量取液体度数时,视线与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___(填写“俯视”、“仰视”或“保持水平”)。

(4分)某兴趣小组用下图所示装置收集并测量反应产生的气体及其体积。

试填空。
(1)该发生装置可以制备初中化学常见的气体(填写化学式)。
(2)图示装置对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的要求是:
(3)利用该装置测得反应生成气体体积偏大的最主要原因是:

铜器长期暴露在空气中会生成铜绿(俗称铜锈)。铜锈的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碱式碳酸铜不稳定,受热分解成黑色固体物质、无色气体和水。这种黑色固体和无色液体的成分是什么呢?
查阅资料:碱式碳酸铜的化学式是Cu2(OH)2CO3。稀硫酸能与Fe2O3CuO等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
提出猜想:某同学根据碱式碳酸铜的化学式对黑色固体、无色液体的成分做出了一下猜想:
①无色气体为二氧化碳;②黑色固体为氧化铜;③…
实验验证:实验装置如图。
在此实验装置中,大试管的管口略向下倾斜的目的是
验证①:若猜想①正确,实验过程中应该看到澄清的石灰水。 产生此现象的化学方程式是
在反应完全停止加热时,针对熄灭酒精灯和把导管移出液面这两步操作,你认为应该先进行的操作是
验证②:从装置中取下大试管并冷却到室温,然后向大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充分振荡,静置后观察实验现象。若猜想②正确,观察到得实验现象应该是,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分)
(1)用pH试纸测定液体的pH时,所需用品除玻璃片、pH试纸外,还需要______________;
(2)用量筒量取一定体积液体时,液面如右图所示,该液体的体积是mL。

(6分)某实验小组利用图1所示仪器进行“配制质量分数一定的氯化钠溶液”的实验:

(1)图1中仪器a的名称是
(2)完成此实验正确的操作顺序是(填序号)
①溶解②把配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③称量④计算
(3)按实验要求,图1中还缺少的玻璃仪器是(填名称)
(4)小婧按图2的操作称取氯化钠,小民发现小婧的操作有错误。你认为小婧操作中的错误是;她称取的氯化钠实际质量为______g;
(5)小民所取蒸馏水的体积如图3所示,则该实验小组原计划配制的氯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水的密度约为1g/cm3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