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同学设计如下几组实验,探究某些酸、碱、盐之间的复分解反应能否发生。
已知:BaSO4是白色固体,难溶于水,也不与盐酸反应。
【第一组】选取5种溶液,如图所示进行实验。
实验 |
现象及结论 |
解释 |
试管A和B中无明显现 象,不能确定反应是否 发生。 |
/ |
|
(1)试管C中产生 (填实验现象)。复分解反应已发生。 |
(2)试管C中减少的微粒是 (填微粒符号) |
|
试管D中有白色沉淀产生。复分解反应已发生。 |
(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第二组】对试管A和B中是否发生反应再探究,如图所示进行实验。
实验 |
现象及结论 |
解释 |
试管E中,滴加酚酞试液 后,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 滴加一定量稀硫酸后,溶 液由红色变为无色。 复分解反应已发生。 |
(4)从微观粒子变化的角 度分析试管E中反应的实 质是 。 |
|
试管F中始终无明显现象, 不能确定反应是否发生。 |
/ |
【第三组】对试管B中是否发生反应继续探究,如图所示进行实验。
实验 |
现象及结论 |
解释 |
试管G中溶液变红 |
(5)该实验的目的是为了检验试管G的溶液中存在 (填微粒符号)。 |
|
(6)向试管H中滴加 (填“试剂X”的化学式)溶液后,有白色 沉淀产生。 |
溶液中有SO42﹣存在。 |
|
结论 |
NaCl溶液与稀硫酸不发生复分解反应。 |
|
碳元素是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含碳物质是中学化学中研究的重要内容.
(1)"低碳生活"倡导低能量、低消耗,主要是为了减少(填化学式)的排放量.
(2)丁烷(
)是液化石油气的成分之一,丁烷完全燃烧后与甲烷完全燃烧后的产物相同,其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金属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在各个领域中用途广泛.
(1)我国第四套人民币硬币从1999年开始发行,一元币为钢芯镀镍(
),伍角币为钢芯镀铜合金,一角币为铝合金或不锈钢.选择铸造硬币的材料不需要考虑的因素是(填序号).
A. | 金属的硬度 | B. | 金属的导电性; |
C. | 金属的耐腐蚀性 | D. | 金属价格与硬币面值的吻合度. |
(2)在"南海一号"打捞出来的文物中,"金龙纹手镯"光彩夺目,完好无损;铜镜表面有铜锈;铁器则锈迹斑斑,残存很少.这说明金、铜、铁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3)高铁酸钠(
)是一种"绿色环保高效"消毒剂.高铁酸钠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价.
(4)在质量相等、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锌粉和铁粉,生成氢气质量(
)随反应时间(
)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表述正确的是(填序号).
①
表示锌和稀硫酸的反应曲线
②反应结束后消耗两种金属的质量相等
③反应结束后稀硫酸都没有剩余
④反应结束后两种金属一定都有剩余
⑤反应结束后生成的氢气质量相等
"水是生命之源",饮用酸碱性太大或硬度太大的水都不利于人体健康.可用测定水的酸碱度;生活中可通过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
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请你用化学式表示:
(1)空气成分中可用于填充探空气球的物质是;
(2)用红磷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时,产生的"大量白烟"是.
现有氢氧化铜、硫酸铜、氯化铜三种物质,分别将它们依次加入到 、 、 三种无色溶液中,恰好完全反应后,均得到同一种溶质溶液,则 是溶液, 是溶液, 是溶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