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MnO2为原料制备MnSO4•H2O的工业流程如图。
已知:①沉淀时的化学方程式为7MnSO4+7Na2CO3+11H2O=MnCO3•6Mn(OH)2•5H2O↓+7Na2SO4+6CO2↑
②MnSO4•H2O和MnSO4•5H2O易溶于水,难溶于乙醇。
③MnSO4的溶解度曲线如图1所示。
(1)溶解时,为控制80℃,在实验室可用水浴加热如图2.水浴加热需要的玻璃仪器有酒精灯、 、 。水浴加热的优点有 。能加快溶解的方法有 (写一种)。
(2)除铁时需要搅拌,搅拌的作用是 。
(3)过滤I所得滤液的溶质主要是Na2SO4和 。过滤时,玻璃棒的作用是 。
(4)酸溶时,MnCO3•6Mn(OH)2•5H2O与足量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5)请补充完整由流程中“酸溶”所得MnSO4溶液制备MnSO4•H2O的实验方案:将MnSO4溶液转移至蒸发皿中, ,在高于40℃时趁热过滤, ,100℃烘干得MnSO4•H2O。
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在括号内注明基本反应类型:
(1)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2)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共热制取氧气()
(3)铜丝插入硝酸银溶液()
(4)氢氧化钠放置在空气中变质的原因
X、Y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由X、Y的溶解度曲线可判断,在℃时X、Y的溶解度相等。
(2)60℃时,X、Y、Z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3)60℃时,把20g固体X加到50g水中,充分搅拌,得到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若该溶液是不饱和溶液,不改变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使该溶液变成饱和溶液的具体方法是。
下图是氧元素、铝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及有关的结构示意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铝元素的原子序数为;属于铝离子的结构示意图是(填“丙或丁”);
(2)图A、B分别表示氧元素和硫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从图可知,这两种元素的化学性质(填相似或不同);
(3)氧元素与铝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
A.中子数不同 B.质子数不同
C.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D.电子数不同
配制50g10%的氢氧化钠溶液时,有以下操作:①溶解②称量和量取③计算,其中正确的操作顺序是(填序号);
在配制过程导致溶液中氯化钠质量分数小于10%的可能原因是(填序号)
①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
②量取液体时量筒预先用少量蒸馏水润洗
③盛装溶液的试剂瓶用蒸馏水润洗
④氯化钠晶体不纯
小明在查阅资料时看到这样一段话:“二氧化硫能使紫红色KMnO4溶液变成无色溶液,反应方程式为:5SO2 +2KMnO4+2H2O ==K2SO4 + 2MnSO4 + 2 ” 。方程式中最后一种物质的化学式印刷不清楚,小明根据上下文了解到该物质是一种常见的酸,请根据已学知识推测其化学式:,KMnO4中Mn元素化合价为,
5SO2中“5”的含义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