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了碳酸钠的性质后,小莹和小雨各取三支试管做了如下实验。
(1)试管A中酚酞溶液变为红色,说明碳酸钠溶液显 性。
(2)试管B中的实验现象为 。
(3)试管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实验结束后,小莹和小雨将各自三支试管中的物质分别倒入①号、②号烧杯中,静置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如下实验现象,请分析:
编号 |
实验现象 |
实验分析 |
①号烧杯 |
溶液呈红色,且有白色沉淀 |
溶液中的溶质一定有 (填除指示剂外的全部溶质,下同) |
②号烧杯 |
溶液呈无色,没有白色沉淀 |
溶液中的溶质一定有 ,可能有HCl |
为了确定②号烧杯中可能含有的溶质是否存在,小雨同学继续进行探究。
[实验验证]
取②号烧杯中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锌粒后,观察到 ,说明溶质中含有HCl。
[讨论交流]
下列试剂中可以代替锌粒达到探究目的的是 (填字母序号)。
A.Fe2 O3 B、CO2 C、Cu
[实验反思]
两位同学讨论后一致认为,两烧杯中出现不同现象的原因是反应物的用量不同。

做“中和反应”实验时,小聪同学向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滴加稀硫酸,一会儿后发现忘了滴加酸碱指示剂,于是他停止滴加稀硫酸。同学们对反应后溶液中含有哪些溶质展开了讨论。
[提出问题]上述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为 ,那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
[提出猜想]猜想一:溶质是Na2SO4
猜想二:溶质是Na2SO4 和NaOH
猜想三:溶质是
[查阅资料]Na2SO4 溶液呈中性
[实验探究]小聪同学设计如下的实验方案
|
方法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
|
方案一 |
取少量烧杯中的溶液于洁净的试管中,滴入几滴无色酚酞溶液 |
酚酞不变红色 |
猜想一正确 猜想二不正确 |
|
方案二 |
取少量烧杯中的溶液于洁净的试管中, 滴加BaCl2溶液 |
出现白色沉淀 |
猜想三正确 |
|
方案三 |
取少量烧杯中的溶液于洁净的试管中,加入少量的黑色CuO粉末,振荡 |
|
猜想三正确 |
[方案评价]同学们对小聪的实验方案讨论后认为:
①方案一存在缺陷,该方案不能证明猜想一是正确的,其原因是 。
②方案二也不能证明猜想三是正确的,理由是 。
③同学们经过讨论,一致认为方案三能够证明猜想三是正确的,并讨论除此方案外,还可以向烧杯的溶液中加入活泼金属或碳酸盐等物质进行证明。
[实验反思]在分析化学反应后所得物质成分时,还需考虑反应物的用量。
如图是实验室常用的部分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仪器的名称:a ;b 。
(2)若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并能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写字母),若用F装置收集该气体,则气体应从 端进入(填“c”或“d”)。通常用澄清石灰水来检验二氧化碳,其原理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写字母),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若用E来收集氧气,收集完毕的操作顺序是 (填写序号)。
①盖上玻璃片 ②正放在实验台上 ③取出集气瓶
二氧化硫属于空气污染物,应处理后排放。32g硫与足量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二氧化硫的质量是多少?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酸、碱和盐的性质进行探究,请你参与。
[查阅资料]CO2+Na2CO3+H2O═2NaHCO3;
20℃时,部分物质的溶解度。
|
物质 |
Ca(OH)2 |
NaOH |
Na2CO3 |
NaHCO3 |
|
溶解度/g |
0.16 |
109 |
21.8 |
9.6 |
探究一:探究氢氧化钙的性质
20℃时,在盛有5g Ca(OH)2固体的A烧杯中加入40mL水,用玻璃棒搅拌,静置,取上层部分清液于B烧杯中。
(1)向A烧杯中滴加几滴酚酞溶液,观察到的现象是 ,再加入过量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向B烧杯中通入CO2,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3)由上述实验可知氢氧化钙的性质有 。
[实验拓展]
(4)向上述(1)反应后的A烧杯中滴加碳酸钠溶液,测得其pH随反应时间的变化如图1.AB段的实验现象是 ,BC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探究二:二氧化碳通入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成分的探究
[设计和实验]20℃时,甲、乙两组同学设计如图2装置分别进行实验。
甲组:从a端缓慢通入CO2,一段时间后Ⅱ中变浑浊,停止通CO2,Ⅰ中溶质为X.打开活塞,滴加足量稀盐酸。
[解释与结论](1)经分析X是NaHCO3.实验过程中,Ⅰ中产生的现象是 。
乙组:从a端缓慢通入CO2,一段时间后Ⅱ中无明显现象,停止通CO2,Ⅰ中溶质为Y.打开活塞,滴加足量稀盐酸,Ⅱ中变浑浊。
[解释与结论](2)乙组同学认为Y只有Na2CO3.你认为该结论是否合理,结合分析Y的成分说明理由 。Ⅰ中一定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金属材料的应用推动了社会的发展。新型材料的研制,已成为现代高新技术的重要物质基础。
(1)目前常用的1元硬币为钢芯镀镍合金,具有耐腐蚀、 等优点。
(2)镁和铝可熔炼成Mg17Al12镁合金,熔炼过程只能在真空中,不能在空气中进行的原因是 (写其中一个化学方程式)。
(3)某废弃物中可能含有Cu、CuO、Mg、Zn中的一种或几种,为确定其成分并回收金属,取样品进行如图实验。

①步骤Ⅱ的操作是 。
②步骤Ⅱ中产生的现象是 。步骤Ⅲ中锌和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③若溶液C中只含一种溶质,则样品的成分是 。
④通过测氢气的质量,也可确定样品的成分,则w的值为 (用m和n的代数式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