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小明同学查阅了KCl和KNO 3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并绘制出相应的溶解度曲线。

温度/℃

20

30

50

60

80

溶解度/g

KCl

34

37

42.6

45.5

51.1

KNO 3

31.6

45.8

85.5

110

169

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表示KCl溶解度曲线的是   (填a或b)。

(2)60℃时,将KCl和KNO 3的饱和溶液同时降温到20℃,则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KCl    KNO 3(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3)KCl和KNO 3在t℃时具有相同的溶解度(m),则m的取值范围是    g。

(4)30℃时,将50g KNO 3固体放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计算结果精确到0.1%)

科目 化学   题型 简答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 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之后,各国更加重视“节能减排”,有计划地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1)写出二氧化碳的一种主要来源(实验室制法除外);
(2)提出“节能减排”的一项措施。

“比较”是化学学习和研究中经常使用的一种科学方法。请按照下列要求,简要说明合理的实验方法:
(1)比较常温常压下,水和空气的分子间隔大小。
(2)比较铁和铜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据《焦点访谈》报道,2010年5月22日,北京市有多家居民发生煤气中毒事件,造成人员伤亡。请回答问题:
(1)煤气中毒的原理是什么?
(2)据民警调查,居民发生煤气中毒多数是由于使用了“土暖气”(即在室内用煤炉取暖)。在使用煤炉取暖时,为避免煤气中毒,请你提出一条合理建议。

某同学设计了下列实验来探究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条件。

(1)用甲、乙两个相同的装置,甲装置放在阳光下一段时间,乙装置放在不透光的环境中,过一段时间进行测试,发现甲装置中的绿色植物中产生了淀粉,而乙装置中的绿色植物没有产生淀粉。由此可知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条件之一是_______。
(2)已知石灰水能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气体,把丙、丁两个装置都放在阳光下一段时间,经检测发现丙装置中的绿色植物产生了淀粉,而丁装置中的绿色植物没有产生淀粉。
由此可知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写出光合作用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化学反应的程度与反应物的浓度之间有一定的规律可循。某实验小组各取等质量的木炭和等质量的硫分别在容积相同的集气瓶中燃烧。记录如下:

通过A、B两组对比实验的现象.可以得出的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