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911年著名物理学家卢瑟福等人为探索原子的内部结构进行了如下实验。他们用一束质量远大于电子的高速运动的α粒子轰击金箔,发现:“大多数α粒子能穿过金箔,一小部分发生偏转,极少数被反弹回来。”回答下列问题:

(1)1个α粒子由2个中子和2个质子构成,则α粒子带  电(填“正”或“负”),1个α粒子与1个He﹣4原子构成上的差别是  

(2)甲图为金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乙图摘自元素周期表,据此推断a=  ,b=  

(3)根据实验现象中α粒子“大多数”与“极少数”的对比分析,你能想象出关于Au原子结构的结论是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 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8分)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进行气体制取和性质的探究,请回答有关问题:

(1)请写出图中标有字母a的仪器名称
(2)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时,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填写装置的字母代号,下同),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其中二氧化锰起作用。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时,应选择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是。请写出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如图 F 所示,向烧杯中倾倒二氧化碳,下层蜡烛先熄灭,上层蜡烛后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是且密度比空气的大。

有甲、乙、丙三种金属,如果把甲和乙分别放入稀硫酸中,乙溶解并产生氢气,甲不反应;如果把甲和丙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过一会,在甲的表面有银析出,而丙没有变化。根据上述实验事实,回答下列问题:
(1)甲、乙、丙的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顺序为
(2)归纳总结: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①

A B 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

(1)图中 P 点的含义是
(2) t 2 时,将A、B两物质的饱和溶液各100 g,分别降温到 t 1 ,所得A物质溶液的质量(填">"或"="或"<")B物质溶液的质量。
(3)欲将 t 2 时B物质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是

今年我国南方多个省份遭受大范围持续干旱,灾区饮用水安全备受关注。
(1)除去水中难溶性固体杂质的操作是
(2)检验水样是硬水还是软水,可用的物质是;测定水样的酸碱度可用
(3)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水是有机物,能赋予生命
B. 爱护水资源,要节约用水,还要防止水体污染
C. 水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D. 水中氧元素含量很高,能提供人体所需的氧气

请填写相应的化学用语或化学用语表示的意义。
(1)3个磷原子
(2)+2价的镁元素
(3) n H 2 O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