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同学将甲、乙固体各32克分别加入100克水中后,进行了如图1所示的实验。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2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10℃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甲 乙(填“<”、“>”或“=”)。
(2)m的取值范围 <m≤ 。
(3)40℃时,取等质量的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蒸发等量的水后,恢复到40℃,析出晶体的质量:甲 乙(填“<”、“>”或“=”);若再降温到20℃时,溶液的质量:甲 乙(填“<”、“>”或“=”)。
空气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天然资源。
(1)空气成分按体积计算,含量最多的是________(填写化学式)。
(2)实验室可通过多种途径制取氧气,如分解过氧化氢、加热高锰酸钾、电解水等,因为这三种物质都含有_________元素(填元素符号);从降低能量消耗上思考,你选择的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
(3)保护空气,提倡“低碳”,减少温室效应,是我们必须关注的问题。科学家正在研究如下图所示的二氧化碳新的循环体系。
从图中分析得出的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填字母序号)。
A.二氧化碳也是一种重要的资源
B.利用降温、加压将二氧化碳分离是化学变化
C.二氧化碳与氢气在复合催化剂下反应产物是混合物
D.液化石油气、汽油、甲醇等物质燃烧都有二氧化碳产生
(4)酸雨的形成主要是二氧化硫与水作用产生的亚硫酸(H2SO3)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为硫酸(H2SO4)的缘故。该氧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绿色化学”的特点之一是“零排放”。一定条件下,一氧化碳和氢气可以按照不同比例反应,若只生成一种产物就能实现“零排放”,符合这一要求的产物是(填字母序号)。
A.甲醇(CH4O)B.甲醛(CH2O) C.乙醇(C2H6O)D.乙醛(C2H4O)
A、B、C、D、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五种物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1) A是一种理想的燃料,则A是_____。写出A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
(2)B是一种无色液体,在某种黑色固体催化下生成一种可供给呼吸的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
(3)C能与上述两个反应的共同产物发生化合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D在空气中充分燃烧能生成C,D是一种含两种元素的不同类型的化合物,则D可能是________(写出两种物质的化学式)。
(1)下图表示物质分类和转化关系。请按要求填空。
① A处物质类别是;
② B处物质类别及物质示例是、。
③ C处对应的是_________________(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2)应用质量守恒定律进行判断:取A、B、C三种物质各20g,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化合只能生成42g新物质D。若增加5gA,充分反应后原反应物中只有C剩余。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字母序号)。
A.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B.第一次反应停止后,C剩余14g
C.反应中A和B的质量比是5︰4 D.两次反应后,生成D的总质量为52.5g
水在实验室和日常生活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在实验室里,水除了可以用来刷洗仪器,还可以(写出一种用途即可);
(2)医院在给病人输液时,常使用0.9%生理食盐水,该食盐水中溶质与溶液的质量比为_________;现要配制500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0.9%生理食盐水,需要水的质量是_________。
(3)20℃时,分别向盛有10g水的两支试管中,加入等质量的甲、乙两种固体物质,使其充分溶解,可观察到如下图1所示的现象。
①20℃时,(填“A”或“B”)试管中的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②上图图2中表示甲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的是(填“a”或“b”),
要使A试管中剩余的固体继续溶解可采用的方法是。
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⑴高岭土是制造瓷器的一种主要原料,其主要成分是一种硅酸盐[化学式为Al2(Si2O5)(OH)4]。这种硅酸盐中含有的非金属元素有种。
⑵夏天用来清凉散热、醒脑提神的清凉油主要成分为薄荷脑(化学式为C10H20O)。该物质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⑶将辰砂和铁粉的混合物加热,生成了汞和硫化亚铁,由此推测辰砂中一定含元素。
⑷“蜂窝煤”被加工成多孔形状的原因是。制作“蜂窝煤”时常加入生石灰(主要成分为氧化钙),其燃烧过程发生的部分化学反应如下:①SO2 + CaO高温 CaSO3,
②2CaSO3 + O2高温 2CaSO4,③2SO2 + O2高温 2SO3,④SO3 + CaO高温 CaSO4。上述反应属于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制作“蜂窝煤”时加入生石灰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