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明看到滑雪运动员从越陡的坡滑下时,越快滑到底端。对此他猜想:“物体离地高度一定时,斜面坡度越大,物体从静止开始滑到底端的平均速度也越大”。请你设计实验验证其猜想。
(1)实验所需的公式: 。
(2)实验器材:除了如图所示的器材,你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有 。
(3)实验步骤(可用画图或文字表述) 。
如图所示,小明进行"伏安法测量电阻"的实验:
(1)请帮助小明根据电路图甲将实物电路乙连接完整(导线不能交叉)
(2)电路连接好后,当小明准备闭合开关开始实验时,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该滑到 (选填" "或" ")端。
(3)小明闭合开关,并调节滑动变阻器,发现电流表没有示数,但电压表有示数且无变化,则电路原因可能是 。
(4)小明排除故障后,调节滑动变阻器,当电压表读数为 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丙所示,则该定值电阻的阻值是 。
(5)小明还想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请你帮助小明设计数据记录表格。
2017年11月30日,中国4500米载人潜水器--"深海勇士"号正式验收交付,4500米深度已经覆盖整个南海的探测,下潜、开发等方面需求。这个消息激发了小芳对"探究液体内部的压强"的兴趣,她进行的实验操作如图1所示。请依据所学知识解决下面几个问题:
(1)实验前,应调整压强计(甲图),使 型管左右两边的液面 。
(2)比较丙、丁两图是探究液体压强与 的关系
(3)比较乙丙两图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4)请举出生活中应用该实验结论的一个事例: 。
(5)小芳完成上述实验后,用一" "形玻璃管对着 形管左边管口吹气,如图2所示,可以看到 (填"左"或"右")管中的液面较高,该实验说明了 。
如图所示是小军"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情景:竖立的透明薄玻璃板下方放一把直尺,两支相同的蜡烛 、 竖立于玻璃板两侧的直尺上,以 蜡烛为成像物体。
(1)实验时不采用平面镜而采用透明薄玻璃板,不仅能观察到 蜡烛的像,也便于 。
(2)在实验中点燃 蜡烛,在水平桌面上无论怎样移动 蜡烛,也不能使 蜡烛与 蜡烛的像完全重合,原因是 。
(3)小军解决上述问题后,进一步观察 、 两支蜡烛在直尺上的位置发现,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离相等;移去后面的 蜡烛,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光屏上不能接收到 蜡烛的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 像(选填"虚"或"实")
(4)为证实上述成像特点的可靠性,小军接下来进行的实验操作是 。
小军利用图1电路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所用器材规格已在图中标明。
(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电路连接完整,使滑片 向左移动时,滑动图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增大;
(2)完成连接后进行实验。闭合开关前,滑片 应置于最 (选填"左"或"右" 端;
(3)实验中,若无论如何调节滑动变阻器,电流表的示数为零,电压表示数始终为 .经检查发现是某根导线出现了断路,该导线是 (选填导线编号);
(4)测量结束后,应先 ,拆除 两端导线后,再拆除其他导线并整理好器材;
(5)将电流表示数记为 ,电阻箱和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分别记为 和 .小军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 与 之间关系的图线如图2所示。
①根据图2可得出"在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 "的实验结论;
②在图3的选项中,能正确反映 与 之间关系的是 ,你的理由是: 。
为了测量物块 和 的密度,某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
(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并将游码归零后,若指针静止时位置如图1所示,则应将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 端调节;
(2)图2是正确测量 的质量时使用砝码情况和游码的位置,其质量为 ;图3是用量筒测量物块 体积时的场景,则它的体积是 ,密度为 ;
(3)另一物块 的密度大于酒精而小于水,请将该同学测量其密度的下列实验步骤补充完整。
①将物块 放入装有适量水的烧杯中,然后向烧杯中缓慢注入酒精并充分搅拌,直至物块 在混合液中;
②取出物块 后,测出烧杯及杯内混合液的总质量为 ;
③将烧杯中的部分混合液倒入空量筒中,测出它的体积为 ,同时测出烧杯及杯内剩余混合液的总质量为 ;
④由测量结果得到物块 的密度表达式为 (用步骤中的字母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