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一位本地人告诉我,这些生长在石缝里的松树,根部能够分泌一种酸性的物质,腐蚀石头的表面,使其化为养分被自己吸收。为了从石头里寻觅生机,也为了牢牢抓住绝bì,以抵抗不期而至的狂风的撕扯与摧折, 它们的根日日夜夜与石头 b ó斗着,最终不可思议地穿入坚如钢铁的石体。细心便能看到,这些松根在生长和壮大时常常把石头从中挣裂!还有什么树木有如此顽强的生命力?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分泌 腐蚀 绝bì bó 斗
(2)"不期而至"中"期"的意思是
A.规定的时间或一段时间
B.约定时日
C.盼望,希望
D.一周年,一整月
(3)画线句子运用了 、 的修辞手法。
(4)请把下面句子改为陈述句。
还有什么树木有如此顽强的生命力?
阅读下面的资料,根据情境要求答题。
“美林”是一种较为安全有效的小儿退热药,下表是该药说明书的一部分。12岁以下小儿用量见下表:
| 年龄(岁) |
体重(公斤) |
一次用量(毫升) |
次数 |
| 1---3岁 |
10---15 |
4 |
若持续疼痛发热,可间隔4—6小时重复用药1次,24小时不超过4次。 |
| 4---6岁 |
16---21 |
5 |
|
| 7---9岁 |
22---27 |
8 |
邻居刘奶奶5岁的小孙女感冒突然发热至38.9度,儿子媳妇来不及赶回,只打电话告诉她暂给小孙女服点“美林”退热。刘奶奶不识字,拿着说明书来请你帮忙,以确保服用剂量的准确。看了说明书后,你觉得首先该问刘奶奶什么问题?
如无例外情况,你怎样告诉她服药剂量?还要跟她关照些什么?
为下面这则新闻拟一个恰当的标题。(不超过12字)
2010年10月1日18时59分57秒,我国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火箭飞行25分钟后,星箭分离,“嫦娥二号”卫星顺利进入近地点高度200公里,远地点高度约38万公里的地月转移轨道。这是我国首次运用火箭发射技术成功将卫星直接送入地月轨道。“嫦娥二号”卫星成功进入太空,标志着我国探月工程二期任务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希望中学初三⑵班围绕中学生上网有害还是有益举行了一场辩论会。甲方说:中学生上网浪费了很多学习时间,且容易受不健康信息的影响,一些学生犯错误就是因为上网的缘故,所以,我方认为中学生上网有害无益。
你如果是乙方的主辩手,你将从哪两个角度来反驳?请在下列横线上作简要的陈述。
⑴
⑵
综合性学习。
“雨的诉说”这次综合性学习,想必一定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结合这次综合性学习所开展的活动,完成下列各题。活动一:猜谜语,写成语。
请根据下列诗句打一成语:杜甫《白帝》中有诗云“白帝城中云出门,白帝城下雨翻盆”。()活动二:说功过,明观点。
任何事情都有其两面性,利与弊总是密切关联。自然界的雨也是如此,它有时温柔多情,有时狂暴肆虐;有时文静如女孩,有时剽悍如野马。有了雨我们的世界才变得瑰丽多彩,有了雨我们的生活才变得滋润甘甜。某班同学针对雨的利与弊展开辩论,你赞成哪一方观点?请写出理由。
正方观点:雨的利大于弊。反方观点:雨的害大于利。
我赞成()方观点,理由:活动三:读精神,写对联。
平凡的雨蕴含着一种伟大,无生命的雨蕴含着深邃的内质与精神。有同学在这次综合性学习结束时想撰写一幅对联来赞赞雨对人类作出的贡献,现已想好上联,请你补出下联。
上联:春雨润物长城内外气象新,下联:。
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共6分,每小题2分)
班上将开展“话说千古风流人物”的语文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为营造气氛,请你为该活动拟一个宣传标语。
在“讲保卫国土故事”活动环节中,你将向同学们介绍(人名),有关这位风流人物的主要事迹是:。
轮到“讲名人故事”小组发言时,该小组还没有准备好,导致活动冷场,针对此情况,你会提出怎样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