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甲】【乙】两段文字,完成题目。

【甲】

岳阳楼记

范仲淹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乙】

光绪己卯,楼基坼 裂,及大有倾塌之势,中丞邵公命葺而修之经费未集而容 以考绩 北上。既而回岳,德化李公来湘中,命以茶厘 为修楼之资,其不敷者,劝四邑(巴陵、平江、临湘、华容)绅富足之。乃于原基之后,加筑六丈有奇,建正楼其上,左仙梅亭,右则三醉楼,皆视旧制有加。前临洞庭,为之驳岸 以御水,楼之左右各增施二楹,为登楼者憩息之所,其楼前雉堞 亦加坚筑,以固吾圉 焉!

(节选自[清]张德容《重修岳阳楼记》)


【注】①坼(che):分裂,裂开。②容:即张德容(1820﹣﹣1888)。同治十年( 1871)、光绪五年(1879)两度,出任岳州知府,政声显著,曾对岳阳楼进行整体修茸。③考绩:按一定标准考核官吏的成绩。④茶厘:对茶叶经销所征的一种附加税。⑤驳岸:保护岸或堤使不坍塌的构筑物,多用石块砌成。⑥雉堞(zhì dié):古代城墙上掩护守城人用的矮墙,也泛指城墙。⑦圉( yǔ):边境,边疆。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国怀乡   

斯人,吾谁与归   

③加筑六丈有   

④皆视旧 有加   

(2)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重修岳阳楼

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

B.迁客骚人,多会

尝射 家圃(《卖油翁》)

C.及大有倾塌

已而 细柳军(《周亚夫军细柳》)

D.为之驳岸 御水

六月息者也(《北冥有鱼》)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4)用"/"标示出下列语句中的停顿。(标示2处)

中丞邵公命葺而修之经费未集而容以考绩北上。

(5)回答问题。

①从【乙】段哪句话可以看出,清朝重修后的岳阳楼不在原址上?(用原文回答)

②【甲】【乙】均写到了重修岳阳楼一事,但两文的侧重点各有不同,请简要分析。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一词多义 文言实词 文言断句 文言翻译 文言文阅读综合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古文,完成小题。
出师表(节选)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定,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4分)
⑴故临崩寄臣大事也⑵夜忧叹
⑶庶竭驽钝⑷至于斟酌损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一句中的“命”具体指什么?(2分)
结合全文,说说是什么原因让诸葛亮始终坚守“报先帝”、“忠陛下”的职分?

苏秦①之楚,三日乃得见乎王。谈卒,辞而行。楚王曰:“寡人闻先生若闻古人,今先生乃不远千里而临寡人,曾②不肯留?愿闻其说。”对曰:“楚国之食贵于玉,薪贵于桂,谒者③难得见如贵鬼,王难得见如天帝。今令臣食玉炊桂,因④鬼见帝。”王曰:“先生就舍③,寡人闻命⑥矣。”
【注】①苏秦:战国时著名策士。②曾:竟然。③谒者:古代掌管进见的人(国君的近臣)。④ 因:依靠。⑤ 就舍:回到馆舍。⑥ 闻命:敬辞,指明白对方的意思。(选自《 战国策》 )
解释下列句中划线词的意思。(4 分)
① 谈,辞而行
② 不远千里而寡人
③ 愿其说
④ 苏秦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2 分)
楚国之食贵于玉,薪贵于桂。
试说说文中苏秦和楚王的言行给了我们哪些有益的启示。(2 分)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 ,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解释下列句中划线字的词语。
(1) 溪而渔
(2) 太守乐其乐也
(3) 树林阴
(4)山肴野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简要概括选文第一段的内容要点。
说说选文作者寄寓的思想感情。

阅读古文,回答问题。
记母教铨时,膝置书,令铨坐膝下读之。母手纺绩,口授句读。咿唔之声,与轧轧相间。儿怠,则少加夏楚,旋复持儿泣曰:“儿及此不学,我何以见汝父!”至夜分,寒甚,母坐于床,以被覆双足,解衣以胸温儿背,共诵之。读倦,睡母怀,俄而母摇铨曰:“醒矣!”张目视母面,泪方纵横落,铨亦泣。少间,复令读。鸡鸣方卧焉……铨终学有所成,蜚声文坛。
【注释】①铨:清代著名文学家蒋士铨。②纺绩:织布。③句读(dòu):句中间停顿的地方,泛指文章。④夏(jià)楚:责打。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词。
①儿,则少加夏楚
②我何见汝父
③鸡鸣卧焉
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母坐于床,以被覆双足,解衣以胸温儿背。
用一个四字短语给本语段加一个较恰当的标题。
结合全文,说说“铨亦泣”的主要原因。

阅读古文,回答问题。
承宫樵薪苦学
承宫,琅邪姑幕人。少孤,年八岁,为人牧猪。乡里徐子盛明《春秋》经,授诸生数百人。宫过其庐下,见诸生讲诵,好之,因忘其猪而听经。猪主怪其不还,求索。见而欲笞之。门下生共禁,乃止。因留宫门下。樵薪执苦,数十年间,遂通其经。
【注释】①承宫:东汉人。②琅邪:古郡名,在今山东境内。③门下生:指学舍里的学生。④樵薪:砍柴。⑤执苦:干苦活。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词
①少,年八岁②门下生共禁,
③见而欲之④留宫门下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猪主怪其不还,求索。
承宫“忘其猪”的原因是什么(用自己的话作答)?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