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把酒精反复涂在温度计玻璃泡上,用扇子扇温度计,温度计示数减小,用扇子扇表面干燥的温度计,温度计示数不变。

根据以上信息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科目 物理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汽化及汽化吸热的特点 蒸发及其现象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某中学课外活动小组在学习浮力知识之后想利用已学知识测量氢气的密度,他们利用一只大气球、细线、量筒、天平、一只桶和脸盆去测量。他们的实验步骤如下:
(1)利用已调好的天平测得没充气的气球和细线的总质量m1=2g;用纯净的氢气给气球充气,用细线系好气球口,并将气球系在一个50g的铁块上放在天平左盘里,此时铁块和气球对托盘的压力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铁块和气球的总重力。向右盘中放入2个20g和1个5g砝码,并调节游码,天平恢复平衡时游码如图所示,此时游码所对的刻度值为______,

(2)将桶装满水放进一只空的脸盆内,将气球小心地浸没水中,再利用量筒测出溢出水的体积刚好为4.4L。
该小组同学测量的氢气密度应为___________ g/ L,这与“在常温和1标准大气压下,氢气的密度为0.09g/ L”有较大的差异,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在常温与1标准大气压下空气密度为1.29 g/ L)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机长
16.4米
整机推重比
0.5
翼展
9.7米
爬升率
280米/秒
机高
5.3米
可带燃油
9000升
最大速度
2.0马赫
航程
3000公里
正常起飞重量
14吨
升限
20000米

2011年4月17日,被称为“空中猎鹰”的国产第三代战斗机歼10(如图甲),和我国最先进的第四代歼20隐身战机,在新中国航空工业60周年纪念日上再次亮相.
以上是歼10战斗机的部分参数:小明读完以上表格后发现有些参数看不懂,于是通过上网查阅了一些名词的含义.
爬升率:又称爬升速度或上升串,是各型飞机,尤其是战斗机的重要性能指标之一.它是指正常爬升时,飞机在单位时间内增加的高度,其计量单位为米/秒.
马赫:速度单位,1马赫等于1倍音速,等于340米/秒.……
请你帮助小明完成以下题目:
(1)某歼10飞机空中对接加油时,为保证加油的顺利进行,歼10飞机与加油机要尽可能做到相对
(2)歼10的机翼在设计时充分利用了流体力学的知识.如图乙所示,当飞机高速飞行时,流过它上方的空气速度比下方空气速度大,此时,上方空气压强比下方空气压强(选填“大”或“小”),这样,机翼受到一个向(选填“上”或“下”)的压力差.
(3)歼10飞机由地面正常爬升到最高处所需要的时间约为s(结果保留1位小数);若一架歼10飞机以最大速度飞行10min,则飞行的路程是km.
(4)歼10飞机满载燃油时,燃油的质量是kg;这些燃油完全燃烧产生的热量是
J;燃料燃烧时将能转化为燃气的内能.(飞机燃油的密度约为0.8×103kg/m3;热值约为4.5×107J/kg.)

实验室中要测量一个阻值约为数百欧的电阻.提供的器材有:电源(电压约5V)、学生用电压表(0~6V)、电阻箱R(0~9999Ω 5A)、开关S1和S2、导线若干。现要测量待测电阻Rx的阻值,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电路图。

(1)小李进行的实验过程如下:
①根据实验电路图,连接成如图乙所示的实物电路,但存在连接错误,只需改动一根导线,即可使电路连接正确,请在接错的导线上打“×",并用笔画线代替导线画出正确的接法。
②电路连接正确后,闭合S1,将S2拨到触点1时,电压表的读数为U1,则电源电压为_____。
③闭合S1,将S2拨到触点2,当电阻箱的阻值调为R0时,电压表的示数为U2,则待测电阻的阻值Rx=______________。
(2)如果实验器材中没有提供电压表,现再提供一只电流表(0~0.6A),利用上述器材,你认为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较准确测出该待测电阻的阻值,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了探究物体的浮沉条件,实验室提供了如下器材:弹簧测力计、量筒、烧杯、铜块、蜡块、细线、水及其他简单辅助器材。
第一小组:探究铜块的下沉条件。实验中,他们用两种方法测量了铜块受到的浮力:
方法1;称重法。测量过程及示数如图甲所示,则铜块所受的浮力为______N。
方法2阿基米德原理法。测量过程与示数如图乙所示,则铜块排开水的体积为___mL,根据F=G=ρgV可计算出浮力。通过实验可得出铜块浸没在水中下沉的条件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小组:探究蜡块上浮的条件。要测量蜡块浸没时的浮力,你准备选用第一组上述两方法中的方法(填“1”或“2”),并简要说明操作中还应采取的措施:

小明同学探究杠杆平衡条件:(不考虑杠杆自重和摩擦)
(1)实验前没有挂钩码时,小明发现杠杆右端下倾,则应将左端的平衡螺母向调,
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做的目的是
(2)三次实验数据记录表格如下:

实验序号
动力F1(牛)
动力臂L1(厘米)
阻力F2(牛)
阻力臂L2(厘米)
1
2
4
2
4
2
4
6
3
8
3

8
4
6


①小明用如图甲所示进行第3次实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动力F1=
N。
②分析三次实验数据,发现第3次实验中弹簧测力计示数偏大,检测弹簧测力计发现完好无损,原因可能是
(3)小明通过实验探究,得出了杠杆平衡条件。生活中的钓鱼竿应用了该实验中的第 ______次实验原理。
(4)在许多物理实验中,通常也要进行多次实验,如:①“研究凸透镜成像”时要多次改变物距找像;②“测量物体长度”时多次测量;③“研究并联电路电流规律”时换用不同灯泡多测几组数据;④“用电压表、电流表测电阻”,测量多组电压和电流值。其中与小明进行多次实验的目的相同的是()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①③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