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读数是做好试验的前提,请你读出下列测量仪器的测量结果。
(1)如图甲所示,圆柱体的直径为 cm。
(2)如图乙所示,汽车行驶时的速度为 km/h。
(3)如图丙所示,用天平秤物体质量为 g。
(4)如图丁所示某患者的体温为 ℃。
某实验小组利用图甲所示电路进行如下的实验研究。
⑴断开S3,闭合S1、S2,调节滑动变阻器,由电压表和电流表的测量数据绘制成如图乙的U-I关系图像。根据图像分析,电阻R=______Ω,还可归纳得出的规律是:。
⑵断开S2,闭合S1、S3,调节滑动变阻器,测量灯泡L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根据测量数据绘制成如图丙的U-I关系图像。若灯泡L的额定电压为2.5V,灯泡的额定电功率为________W。测好灯泡L的额定功率后,将灯泡L换成另一个规格为“2.5V 1W”灯L1,为了测L1的额定功率,闭合开关后,应将变阻器滑片向移动。
(3)在“测定小灯泡电阻”的实验中,小明同学连接线路闭合开关后,将变阻器滑片向右滑动时灯泡变暗,而电压表的示数增大.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把下图中的实物电路按小明的连接方式连接完整.
如图甲所示是小红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影响”的实验,如图乙所示是小明探究“动能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小红发现:平面越光滑,小车运动距离越.联想到在雨雪天驾驶汽车应适当(选填“增大”或“减小”)汽车之间的距离.
(2)小明发现:钢球质量越大,动能越.联想到高速公路的限速牌上同时标明“120”和“100”字样,(选填“大客车”或“小轿车”)的限速应该是100km/h.
(3)小红通过上面的探究学习,思考了一个问题:当自己荡秋千运动到右侧最高点时,如果自己受到的力全部消失,自己将会处于怎样的运动状态呢?她做出了以下猜想,你认为其中准确的是 .(图中的黑点表示小红同学)
(4)小明在做乙图所示实验中,在斜面底端放置木块的作用是 。小球和木块在运动过程中机械能将(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在探究了水平拉动物体时拉力的大小和接触面大小无关后,某小组同学继续研究水平拉力和其他因素的关系,他们将质量不同的物块分别放置在水平的木板和橡胶板上,并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匀速拉动物块,如图所示。实验数据分别记录在表一、表二中。
(1)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2、3或4、5、6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在同一水平面上,沿水平方向匀速拉动物体,。
(2)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与4或2与5或3与6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3)为了继续探究拉动物体时拉力大小与拉力方向的关系,他们把质量为600克的物块放在木板上继续实验,并用更精密的仪器测量拉力。如下图所示,实验中逐渐增大拉力与水平面的夹角α,匀速拉动物块,数据记录在表三中。
表三木板 |
||
实验序号 |
夹角α(度) |
拉力(牛) |
7 |
10 |
2.79 |
8 |
20 |
2.71 |
9 |
30 |
2.68 |
10 |
40 |
2.75 |
11 |
50 |
2.92 |
12 |
60 |
3.21 |
分析表三中数据,可得初步结论:。
根据表三中的数据,他们认为当夹角α为某一角度时,拉力可能最小,为了找到这一角度,还应该在夹角α为度的范围内进一步探究。
(4)他们还猜想拉力最小时的角度α可能与水平面的粗糙程度有关,为验证这一猜想,他们应设计的实验步骤是:(请选填下列各项中的字母)。
A.将质量不同的物块放置在粗糙程度不同的水平面上
B.将质量相同的物块放置在粗糙程度不同的水平面上
C.将质量不同的物块放置在粗糙程度相同的水平面上
D.用力沿水平方向匀速拉动物块
E.用力沿不同方向匀速拉动物块
F.记录数据
现要测量L1和L2两个小灯泡的额定功率,L1和L2的额定电压分别为3.8V和2.5V、阻值均约为10Ω。所提供的器材有:电源(电压约为6V)、电流表、电压表和开关各一个,滑动变阻器(“10Ω 2A”、“50Ω 1A”)两个,导线若干。
(1)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测量灯泡L1的额定功率,所用滑动变阻器是“10Ω 2A”,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乙中的实物电路连接完整。
(2)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移到最端(左/右);实验中,由于某种原因,导致电压表的示数变为零,而电流表的示数增大了,则电路可能出现的故障是。
(3)排除故障并完成L1额定功率的测量后,为了测量灯L2的额定功率,只将图乙中的L1换成L2。闭合开关后,发现L2发光过亮,不能进行实验。为了完成灯L2额定功率的测量,并使测量结果能更准确一些,在测量L2额定功率之前应该进行的操作是:。
(4)根据实验记录的数据,画出了通过L2的电流随其两端电压变化的关系曲线,如图丙所示,则灯泡L2的额定功率是W。
某学习小组使用几个相同的滑轮分别进行机械效率的测定,如图,他们测得钩码重G、拉力F、钩码上升的髙度h、测力计移动的距离S,并将计算出的有用功W有用、总功W总和机械效率η数据一并记入下表:
(1)表格中数据★=
(2)比较实验1、2,第2次的机械效率较低,主要原因是
(3)比较实验2、3,影响这两次实验机械效率不同的主要因素是
(4)在实验3的装置下再加挂一只相同的钩码,装置的机械效率将(变大/变小/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