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时,所用的器材有斜面、木板、毛巾、棉布和小车,如图甲所示。

(1)实验时要固定斜面,并让小车从斜面上     (选填“同一“或“不同”)位置由静止滑下,目的是使小车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大小   (选填“相同”或“不相同”)。

(2)根据实验现象,可得出结论:水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阻力越  (选填“大”或“小”),在水平面上运动的距离越   (选填“远”或“近”)

(3)如果水平面绝对光滑,不考虑空气阻力,在图乙中大致画出小车在光滑水平面上运动的v﹣t图线

(4)在我们已学的物理知识中,也有用到这种“实验一推理”的研究方法,如     (列举一例)。

科目 物理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阻力对物体运动影响的探究实验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物理兴趣小组为了“测量液体的密度”,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特制容器底部是一个压敏电阻 R (厚度不计),通过导线与电路相连。电源电压恒为 12 V ,定值电阻 R 0 = 20 Ω ,电流表的量程 0 ~ 0 . 6 A .压敏电阻 R 上表面涂有绝缘漆,其阻值随所受液体压强的大小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工作时容器底部始终保持水平。 ( ρ = 1 . 0 × 10 3 kg / m 3 g 10 N / kg )

(1)闭合开关,电流表示数为 0 . 08 A .缓慢向容器内注水,电流表示数将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注入深度为 50 cm 的水时,水对压敏电阻的压强是    Pa ,电流表示数为    A

(2)断开开关,将水倒出,擦干容器,置于水平操作台上。注入深度为 50 cm 的待测液体,闭合开关,电流表示数为 0 . 24 A .则待测液体的密度   水的密度,该液体的密度是    kg / m 3

(3)若注入待测液体时俯视读数,该液体密度的测量值   真实值。

在“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实验中,电源由三节新干电池串联组成,小灯泡额定电压为 2 . 5 V ,阻值约为 8 Ω ,滑动变阻器的规格为“ 20 Ω 1 A ”。图甲是某实验小组未连接完整的实验电路。

(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甲中的电路连接完整,导线不能交叉。

(2)闭合开关,无论怎样移动滑片,灯泡都不发光,电流表和电压表均无示数。小组成员找来一个两端接有导线的定值电阻(阻值为 10 Ω ) ,一端接在电源负极接线柱上,另一端依次触碰接线柱 A B C ,只有触碰到 C 时,灯泡才发光。若导线无断路,且导线和器材连接均完好,电路只有一处故障,则故障是   

(3)排除故障后,闭合开关,移动滑片,使电压表示数为    V ,小灯泡正常发光,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则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    W

(4)某同学想利用该电路“测量定值电阻 R 的阻值”。于是取下小灯泡,将电阻 R x 接入小灯泡所在位置,滑动变阻器滑片移至最大阻值处,闭合开关,移动滑片,测量四组对应的电压和电流值。数据如下表:

数据序号

1

2

3

4

电压 U / V

1.2

1.6

2.0

2.4

电流 I / A

0.24

0.32

0.39

0.48

由数据可得,电阻 R x 的阻值为    Ω

(5)能否将阻值约为 50 Ω 的电阻接入图甲中小灯泡所在位置(其他连接均不变),测量其阻值。你的判断是   ,理由是   

图甲是“探究某种物质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装置。实验过程中,每隔 1 min 记录一次温度,并观察物质的状态。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出该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

(1)由图乙可知,该物质是   (填“晶体”或“非晶体”),判断依据是   。图乙中 AB 段,该物质处于   态。

(2)若实验过程中燃烧了 8 g 酒精, 8 g 酒精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   J .(酒精热值为 3 . 0 × 10 7 J / kg )

某同学用光具座、凸透镜、蜡烛、光屏和刻度尺等实验器材,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为了测量凸透镜的焦距,让一束平行于主光轴的光射向凸透镜,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现最小、最亮的光斑,用刻度尺测出光斑到凸透镜中心的距离,如图甲所示。凸透镜焦距为    cm

(2)将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 50 cm 刻度线处,蜡烛放置在光具座 40 cm 刻度线处,点燃蜡烛,左右移动光屏,出现图乙所示现象(成像清晰)。为使像呈现在光屏中央,应将光屏向   调节。

(3)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调整烛焰中心、透镜中心和光屏中心在同一高度。将蜡烛移至 34 cm 刻度线处,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再次出现清晰的像,该像是倒立、   的实像。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继续向左移动 10 . 0 cm ,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   移动一段距离。

小明在“探究电流与电阻关系”的实验中,准备了如下实验器材:干电池,标有“ 15 Ω 1 A ”字样的滑动变阻器,阻值分别为 5 Ω 10 Ω 20 Ω 的定值电阻。

(1)小明连接了下面的电路,其中有一条导线连接有误,请将连接错误的导线打“ × ”并画出正确连线。

(2)排除故障后,小明将 5 Ω 定值电阻连入电路,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动到   (选填 a ”或“ b ”)端,再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压表的示数为某一定值,此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示数为    A

(3)接下来断开开关,取下 5 Ω 的定值电阻,分别把它换成 10 Ω 20 Ω 的定值电阻,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控制   (选填“电流表”或“电压表”)示数不变,分别读取相应的电流表示数,记录在表中:

实验次数

1

2

3

电阻 R / Ω

5

10

20

电流 I / A

0.2

0.1

(4)由数据可知:当导体两端的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   

(5)小明想用一个电流表和一个定值电阻 R 0 测未知电阻 R x 的阻值,于是他和同组同学设计了如图丙所示的电路图,并进行如下实验操作:

①闭合 S S 1 ,此时电流表的示数为 I

②闭合 S 、断开 S 1 ,此时电流表的示数为 I 1

③求未知电阻 R x 的表达式为: R x =    。(用 R 0 I I 1 表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