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甲所示,是科技迷小明制作的"真空炮"模型:在一根两端开口、内壁光滑、水平放置的透明塑料管左端管口处,放置一枚弹丸;管口两端各有一块可自由开合的挡板;靠近管口右端连接一抽气机。抽气一段时间后,迅速将挡板1打开,弹丸便可冲开挡板2从管右端射出。
弹丸从管口射出的出口速度与哪些因素有关呢?小明提出了如下猜想:
A. |
与弹丸的形状有关 |
B. |
与弹丸的直径有关 |
C. |
与塑料管的长度有关 |
小明在塑料管壁两侧安装了多套光电传感计时器,用于测量弹丸在管中不同位置的运动速度。
请完成下列各实验步骤的填空:
(1)抽出挡板1时,弹丸受到的动力来自于其两端气体的 。
(2)探究猜想A时,控制其他因素相同,分别用球形与弹头形弹丸进行实验,测得弹丸速度大小随运动位置变化关系的图象(如图乙所示),则出口速度较大的是 弹丸。
(3)探究猜想B时,小明仅换用底面直径不同的两枚弹头形弹丸重复上述实验,发现直径越小的弹丸,出口速度越小。你认为直径小的弹丸出口速度小的原因可能是 。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⑴如图所示,调节烛焰、__________中心和光屏中心,使之在一条与光具座平行的直线上;
⑵实验时,蜡烛随着燃烧而变短,光屏上的像将向______(选填“上”或“下”)移动;
⑶点燃的蜡烛分别放在a、b、c、d、四个不同的位置,如图所示, 其中蜡烛放在__________处所得到的实像最小;放在__________处得到正立的虚像;在__________处的成像规律是放大镜的原理;
⑷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如图是我国海监人员正在用一台可变焦距的相机拍摄钓鱼岛,如果要让像更大一些,镜头焦距应该调得________(选填“较大”或“较小”)。
小红看到运动员拉弓射箭时,弓拉得越弯,箭射得越远。小红猜想:弹性势能的大小可能与物体的弹性形变有关。
⑴为验证其猜想是否正确,她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将小球置于弹簧的右端,将同一个弹簧每次压缩_______的长度(弹簧被压缩后未超过其弹性限度),松开后小球弹开钻入同一位置的相同纸盒,并留在其中,分析比较纸盒__________,从而比较同一弹簧在不同弹性形变时弹性势能的大小。
⑵假若水平面绝对光滑,本实验将_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达到探究目的。
⑶小红根据实验现象认为:小球推动纸盒一起移动一段距离后都要停下来,所以弹簧、小球和木块所具有的能量最终都彻底消失了,你认为小红的观点是__________(选填“正确”或“错误”)的。
图甲是测量小灯泡(U额=2.5V)电阻的电路。电源电压恒为4V。
(1)请将图甲中的电路连接完整。(要求滑片P向右滑动时电灯变亮,导线不允许交叉)
(2)实验中,滑动变阻器除了保护电路外,还可以。
(3)下表是记录的部分实验数据,图乙是第1次实验中电流表的示数,该示数为A。这5次实验中,灯泡电阻的最大值为Ω(结果保留两位小数)。为了完成这5次实验,应该选取最大阻值不小于Ω的滑动变阻器。
实验次数 |
1 |
2 |
3 |
4 |
5 |
电压U/V |
2.5 |
2.0 |
1.5 |
1.0 |
0.5 |
电流I/A |
0.22 |
0.19 |
0.16 |
0.10 |
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器材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
(1)他向图甲中的U形管内注入适量的红墨水,当管内的红墨水静止时,U形管左右两侧液面的高度。
(2)如图乙所示,他将橡皮管的一端紧密地套在U形管左侧的端口后,多次改变探头在水中的深度,并比较每次的深度及相应的U形管左右两侧液面的高度差。这是为了探究。
(3)他换用其他液体探究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当探头在下列液体中的深度相同时,U形管左右两侧液面的高度差最大的是。
A.酒精(r酒精=0.8×103kg/m3)
B.植物油(r植物油=0.9×103kg/m3)
C.盐水(r盐水=1.1×103kg/m3)
(4)若图乙中U形管左右两侧红墨水面的高度差h=10cm,则橡皮管内气体的压强与大气压之差约为Pa。(r红墨水≈1.0×103kg/m3)
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阻力对小车运动的影响。他在水平桌面上分别铺上毛巾、棉布、木板,让小车从斜面上的同一位置由静止滑下,在小车停下的位置分别做上标记。
(1)标记③是小车在表面上停下的位置。
(2)分析可知:水平表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得越。推理可知:运动小车如果不受阻力作用,它将以恒定不变的速度永远运动下去。
(3)若让同一小车从不同高度处滑下,则不仅可以探究小车的重力势能与的关系,还可以探究小车的动能与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