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喧蛙噪,江上阻风,水漫阡陌,遇此等不顺遂之事,本当烦忧。但换个角度,换种心情,或许心境会有所不同,观此三则短文,当有所悟。 |
【甲】山鸟每至五更,喧起五次,谓□报更。盖山中真率漏声 ①也。余忆曩 ②居小昆山下,时梅雨初霁,座客飞觞,适闻庭蛙,请以节饮 ③.因题联云:"花枝送客蛙催鼓,竹籁喧林______。"可谓山史实录。
﹣﹣陈继儒《岩幽栖事》
【乙】儿子从未远出,初应省试,不能不一往。阻风沙漫洲 ④,舳舻相接 ⑤,郡中宋氏叔侄,移船头就柳阴,棋□其下。崇友拉予看荷花,夕阳反照,荷净花明,萧疏四五人,科头 ⑥握蕉扇,委影池塘,若绘江上阻风图。 二景绝佳。
﹣﹣龚炜《巢林笔谈》
【丙】 行四五里见西北云起少顷雪电交作大雨如注。行至总铺,雨愈甚;遍叩逆旅主人门,皆不应。于昏黑中寻一草棚,暂避其下。雨止则天已明矣,道路皆水,弥漫不辨阡陌。私叹水利不修,天下无由治也。 苟得良有司,亦足治其一邑。惜无有□此为念者。仰观云气甚佳:或如人,或如狮,如怪石,倏忽万状。余尝谓看云宜夕阳,宜雨后,不知日出时看云亦佳也。
﹣﹣戴名世《乙亥北行日记》
【注释】①漏声:钟声。漏,古代滴水计时的仪器。②曩(nǎng):从前。③节饮:(按蛙鸣的)节拍饮酒。④沙漫洲:地名。⑤舳舻(zhú lú)相接:船只首尾衔接。⑥科头:不戴冠帽,裸露头髻。
(1)请结合语境,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
因
予
阡陌
或
(2)请将"以""之""于"三个文言虚词准确还原到文中的方框内。
A.谓 报更
B.棋 其下
C.惜无有 此为念者
(3)请用"/"为【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
行四五里见西北云起少顷雷电交作大雨如注
(4)请翻译【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苟得良有司,亦足治其一邑。
(5)请在【甲】文的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内容,将对联补充完整。
(6)【乙】文中"二景"指的是哪两个场景?请用两个四字词语概括。
(7)闻鸟、蛙之聒噪,因风、雨而受阻,遇此等烦忧之事,当以何种心态来面对?请以三则材料中任意一则为例说说你的看法。
(8)积累链接:请写出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作者身处困境仍心怀天下的句子。
阅读《唐雎不辱使命》,完成小题。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悦。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下列划线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请广于君(广:扩充) |
B.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谢:道谢) |
C.大王加惠(加惠:给予恩惠) |
D.秦王怫然怒(怫然:盛怒的样子) |
下列选项中“之”字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天子之怒,浮尸百万,流血千里
A.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 |
B.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曹刿论战》) |
C.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
D.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 |
翻译下列句子。
(1)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2)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读文章第一段,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秦王与安陵君易地实际是包藏祸心,以强凌弱?请简要分析。
唐雎与《三国演义》中“舌战群儒”的(填人名)一样以出色的外交才干化解了一场政治危机。唐雎在这次外交事件中的说话技巧给了你哪些启示?( 3分)
文言文阅读。(12分)
汉武帝乳母尝于外犯事,帝欲申宪①,乳母求救东方朔②。朔曰:“此非唇舌所争,尔必望济者,将去时,但当屡顾帝,慎勿言!此或可万一冀耳。”乳母既至,朔亦侍侧,因谓曰:“汝痴耳!帝岂复忆汝乳哺时恩邪!”帝虽才雄心忍③,亦深有情恋,乃凄然④愍⑤之,即敕免罪。(选自《世说新语·规箴第十》)
【注释】①申宪:申明法令,指执行法令。②东方朔:汉武帝时任侍中。③心忍:心狠。④凄然:形容悲伤。⑤愍(mǐn):同悯,怜悯。用“︱”标出下面句子朗读时的停顿处(标一处)
汉 武 帝 乳 母 尝 于 外 犯 事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3分)
①汉武帝乳母尝于外犯事()
②当屡顾帝()
③母既至()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帝岂复忆汝乳哺时恩邪!从上文看,东方朔的“智慧”表现在哪里?(3分)
文言文阅读。(11分)
马说 韩愈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解释下面句中划线的词。(4分)
(1)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2) 一食或尽粟一石()
(3) 其真不知马也() (4) 执策而临之()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作者借“千里马”不遇“伯乐”的遭遇,寄托了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万历末,詹懋举者守颍州,偶召木工,詹适弹琴,工立户外,矫首画指,若议其善否者。呼问之曰:“颇善此乎?”曰:“然。”使之弹,工即鼓前曲一过,甚妙。詹大惊异,诘所自?工曰:“家在西郭外,往见一老人贸薪入城,担头常囊此,因请观之,闻其弹,心复悦之,遂受学耳。”詹予以金,不受,曰:“某,贱工也,受工之直而已。”又曰:“公琴皆下材,工有琴,即老人所贻,今以献公。”果良琴也。詹乃从竟学,一时琴师莫能及。
【乙】钟弱翁所至,好贬驳榜额字画,必除去之,出新意,自立名为重书之,然书实不公,人皆苦之。尝过庐陵一山寺,有高阁壮丽。翁弱与僚属部曲①拥立,望其榜,曰:“定惠之阁”,旁题姓名漫灭。弱翁放意②称谬,使僧梯取之,拂拭就视,乃鲁国颜真卿书,弱翁顾谓曰:“似此字画,何不刻石?”即令刻石,侍者以为笑。
【注】①部曲:侍从兵士。 ②放意:随心所欲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詹适弹琴(正好) | B.即老人所贻(遗留) |
C.使僧梯取之(用梯子) | D.拂拭就视(靠近) |
下列句子中价电子词意思相同的两项是
A.詹予以金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
B.因请观之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
C.乃鲁国颜真卿书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
D.传者以为笑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詹乃从竟学,一时琴师莫能及。
②即令刻石,侍者以为笑。詹喜琴,钟好字,而两人的品性有何不同?请结合文中材料作简要评析。
《岳阳楼记》
……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解释划线字。
属予作文以记之()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去国怀乡()吾谁与归()翻译句子。
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②微斯人,吾谁与归?“或异二者之为”中的“二者”具体指的是哪两种心情?(用原文回答)
“是进亦忧,退亦忧”中的“进”和“退”分别指什么?
“微斯人,吾谁与归”中“斯人”指的是具有什么样思想的人?暗指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