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发现一瓶混入Na2CO3的NaOH固体。于是他们对该固体中Na2CO3的含量进行探究。
[查阅资料]Ⅰ.碱石灰是氢氧化钠与氧化钙的固体混合物。
Ⅱ.无水硫酸铜是一种白色固体,遇水会变成蓝色。
[提出问题]该固体中Na2CO3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反应原理]碳酸钠与稀硫酸反应会生成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制定计划]同学们设计了两种实验方案(装置气密性良好,浓硫酸、碱石灰均足量)。
方案甲:用图1所示装置测定反应后生成CO2的质量。称取一定质量的样品于锥形瓶中,通入一段时间空气后,向样品中滴加稀硫酸,待样品反应完全,继续通入一段时间空气后,测出生成CO2的质量,计算。
方案乙:用图2所示装置测定反应生成CO2的体积。称取一定质量的样品,将样品和足量稀硫酸分别置于Y形管a、b处(此时量气管液面在零刻度处),倾斜Y形管,使反应发生,待样品反应完全,测出生成CO2的体积,计算。
[分析与讨论]
(1)方案甲中,浓硫酸的作用是 ;为测出生成CO2的质量,需要在样品反应前后分别称量装置 (填装置序号)的质量。方案乙中,植物油的作用是 ;反应结束后,应 ,然后根据液面读出生成CO2的体积。
(2)小红同学认为方案甲的装置设计还存在一个明显缺陷,可增加图3中的一个装置进行改进,改进后整套装置的连接顺序为 (按气流方向填装置序号)。
(3)小青同学认为,还可以用“沉淀法”进行测定:称取一定质量的样品放入试管中, ,计算。
[进行实验]同学们在完善实验方案后,测出了该NaOH固体中Na2CO3的质量分数。
[反思与评价]设计实验方案应使实验简便、误差小。
某实验小组同学做中和反应实验时,向80g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硫酸,当恰好完全反应时,共用去稀硫酸62g。请你计算:
(1)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 g。
(2)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小娟同学发现,上个月做化学实验用的氢氧化钠溶液忘记了盖瓶盖。对于该溶液是否变质,小娟和同学们进行了如下探究活动。
[提出问题]该瓶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及变质的程度?
[查阅资料]氯化钡溶液呈中性。
[猜 想]①该溶液没有变质;
②该溶液全部变质;
③该溶液部分变质。
[进行实验]小娟和同学们按如下方案进行了实验。
[问题讨论]
(1)操作Ⅰ的名称是 。
(2)写出产生白色沉淀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由此现象可得出:猜想 ① (填序号)错误。
(3)结合操作Ⅰ和Ⅱ,若“现象X”是溶液不变色,则猜想 ② (填序号)正确;若“现象X”是 ,则猜想③正确。
[拓展应用]
(1)小娟和同学们通过以上实验探究得出,实验室保存氢氧化钠溶液的方法是 。
(2)如果氢氧化钠溶液中混有少量碳酸钠杂质,常加入适量 (填“BaCl2”或“Ba(OH)2”)除去。
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常用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
(1)写出仪器①的名称 。
(2)写出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
(3)实验室里,常用锌与稀硫酸反应来制取氢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利用该反应制取氢气,发生装置应选 (填字母,下同),收集装置应选 。
(4)已知:一氧化氮(NO)气体难溶于水,在空气中容易发生如下反应:NO+O2 →NO2(二氧化氮),则收集NO气体应选用的装置是 ,其原因是 。
中国医学著作博大精深,许多化学物质很早就出现在了我国医书中。如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就有绿矾(FeSO4•7H2O)的相关记载。绿矾又名皂矾、青矾,性酸、凉、无毒,主要药用功能是除湿、解毒、收敛、止血。
(1)请写出铁与稀硫酸反应的方程式 。
(2)某实验小组欲用久置的硫酸亚铁溶液制备绿矾(FeSO4•7H2O)晶体,小明同学提出该硫酸亚铁溶液可能变质了,于是进行了以下探究活动:
[查阅资料]
①FeSO4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成Fe2(SO4)3而变质。
②Fe2+在溶液中呈浅绿色,Fe3+在溶液中呈黄色。
③Fe3+的检验:向含Fe3+的溶液中滴加无色的KSCN(硫氰化钾)溶液,溶液会变为血红色。
[猜想与假设]猜想1:该硫酸亚铁溶液没有变质。
猜想Ⅱ:该硫酸亚铁溶液已经变质。
[设计实验并验证]
实验操作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2﹣3滴 溶液 |
试管中溶液变成血红色 |
|
[实验拓展1]下列各组物质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且形成无色溶液的是 。
A.CuSO4、NH4Cl、Ba(OH)2
B.FeSO4、Na2SO4、KCl
C.FeCl3、NaOH、HCl
D.NaCl、MgSO4、KNO3
[实验拓展2]该实验小组继续查阅资料得知,单质铁能与硫酸铁溶液反应生成硫酸亚铁。于是向上述久置的硫酸亚铁溶液中加入过量铁粉,写出其中的化学方程式 。
下列是实验室制取和收集气体的装置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 。
(2)实验室制取CO2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用D装置收集CO2,气体应从 端通入(填“b”或“c”)
(3)写出一个实验室用B装置制取O2的化学方程式 。
(4)若用A装置作发生装置制取O2,常加入适量MnO2,其作用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