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发现一瓶混入Na2CO3的NaOH固体。于是他们对该固体中Na2CO3的含量进行探究。
[查阅资料]Ⅰ.碱石灰是氢氧化钠与氧化钙的固体混合物。
Ⅱ.无水硫酸铜是一种白色固体,遇水会变成蓝色。
[提出问题]该固体中Na2CO3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反应原理]碳酸钠与稀硫酸反应会生成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制定计划]同学们设计了两种实验方案(装置气密性良好,浓硫酸、碱石灰均足量)。
方案甲:用图1所示装置测定反应后生成CO2的质量。称取一定质量的样品于锥形瓶中,通入一段时间空气后,向样品中滴加稀硫酸,待样品反应完全,继续通入一段时间空气后,测出生成CO2的质量,计算。
方案乙:用图2所示装置测定反应生成CO2的体积。称取一定质量的样品,将样品和足量稀硫酸分别置于Y形管a、b处(此时量气管液面在零刻度处),倾斜Y形管,使反应发生,待样品反应完全,测出生成CO2的体积,计算。
[分析与讨论]
(1)方案甲中,浓硫酸的作用是 ;为测出生成CO2的质量,需要在样品反应前后分别称量装置 (填装置序号)的质量。方案乙中,植物油的作用是 ;反应结束后,应 ,然后根据液面读出生成CO2的体积。
(2)小红同学认为方案甲的装置设计还存在一个明显缺陷,可增加图3中的一个装置进行改进,改进后整套装置的连接顺序为 (按气流方向填装置序号)。
(3)小青同学认为,还可以用“沉淀法”进行测定:称取一定质量的样品放入试管中, ,计算。
[进行实验]同学们在完善实验方案后,测出了该NaOH固体中Na2CO3的质量分数。
[反思与评价]设计实验方案应使实验简便、误差小。
某中学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实验员提供如下器材和若干化学药品),进行气体的制备和性质的探究。
(1)写出图中标号为a的仪器的主要用途 。
(2)实验室制取CO2且操作相对简易时,发生装置最好选用 (填字母),组装好仪器后,应先 再添加药品。
(3)实验室常用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实验室若需要干燥的氧气,则收集氧气前应先 将氧气通过H装置,H装置中的液体d是 ,气体通过H时,应从 (填“b”或“c”)端进入。
A~I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部分产物己略去。已知A是人体胃酸的主要成分,B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D为液体,F为气体,I能与A反应生成个数比为1:2的+2价、+3价铁盐。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C 、H 。
(2)上述①②③④⑤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
(3)写出G→H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4)写出I和A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请从H、C、N、O、Na、Cl、K、Ca中选取相关元素,用合适的化学用语填空。
(1)已知NO 2 ﹣,请标出N(NO 2) 3中加点N的化合价
(2)含有2核10电子的阴离子
(3)厨房最常见的调味品 (填化学式,以下均同)
(4)可作复合肥的盐 。
(5)实验室中可在MnO 2催化下制O 2的物质 (含2种元素)、 (含3种元素)
(6)可作补钙剂的物质 。
化学使我们的生活丰富多彩,生活中处处有化学。请用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画出O 2 ﹣的结构示意图 。
(2)浓硫酸不慎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再涂上3%﹣5%的 (填名称)的溶液。
(3)乙醇 (填"能"或"不能")导电。
(4)干冰 (填"是"或者"不是")冰。
(5)电解水时加少量NaOH以增强导电性。但电解过程中NaOH不发生反应。则电解后溶液的pH (填"增大"、"减小"或者"不变")。
(6)氧化钙与水反应、镁与盐酸反应均 (填"放出"或"吸收")热量。
图1中铁钉A长期放置于空气中可能生锈变成B,图2是A和B可发生的一系列化学反应,图中“→”表示一种物质可以转化成另一种物质,请根据图示完成相关问题:
(1)铁钉由A变成B,实际上是铁与 等反应生成铁锈;
(2)图中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 ;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 。
(3)自选反应物,写出满足图中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