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结合某校师生线上“互动探究”活动,回答有关问题。

[学习目标]了解生活中常见的几种盐的化学性质。

[实验用品]教师用品:NaCl溶液、Na2CO3溶液、酚酞溶液、CaCl2溶液、KNO3溶液等。

学生用品:洁厕灵(主要成分稀盐酸,不考虑其它成分)Ca(OH)2溶液(用生石灰干燥剂制备)、纯碱(Na2CO3)溶液、小苏打(NaHCO3)溶液、注射器、废塑料瓶、吸管等。

[互动探究]

探究目的

探究过程

主要现象

解释或结论

探究一:盐溶液是否一定显中性

教师实验:

向分别盛有NaCl溶液、Na2CO3溶液的两支试管中滴加  溶液

所加溶液遇NaCl溶液不变色,遇Na2CO3溶液变红色

盐溶液不一定显中性

探究二:Na2CO3溶液和NaHCO3溶液能否与某些酸溶液反应

  产生,Ca(OH)2溶液变浑浊

Na2CO3溶液和NaHCO3溶液能与某些酸溶液反应

探究三:Na2CO3 溶液能否与某些  溶液反应

产生白色沉淀

写出化学方程式  

探究四:Na2CO3溶液能否与某些盐溶液反应

教师实验:

(1)取少量KNO3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Na2CO3溶液

(2)取少量CaCl2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Na2CO3溶液

(1)无明显现象

(2) 

Na2CO3溶液能与某些盐溶液反应

[拓展延伸]“垃圾是放错了位置的资源”,对下列物质的利用,正确的是  

A.“探究一”中剩余溶液的混合液,可用于检验“探究二”中洁厕灵是否过量

B.“探究二”中生成的这种气体,可以作为气体肥料

C.“探究三”中生成的这种固体,可以作食品干燥剂

D.“探究四”中剩余溶液的混合液,可以除去NaNO3溶液中混入的Ca(NO32

科目 化学   题型 解答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实验探究物质的性质或变化规律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小金为了探究温度对H2O2分解反应速率的影响,借助如图所示实验装置(夹持装置略去),进行了两次实验,两次实验的部分设计如表所示:

实验1

实验2

MnO2的质量/克

0.5

0.5

5%的H2O2的体积/毫升

40

待填

水浴温度/℃

20

80

(1)实验2中应加入5%H2O2  毫升;

(2)在两次实验中,可通过  来比较H2O2分解反应速率的大小;

(3)实验2中水浴温度控制在80℃时,测定的反应速率会比真实值偏大,其原因除锥形瓶内气体受热膨胀外,还有  

(4)实验结束后若要将MnO2从混合物汇总分离出来,可采取的方法是  

图为铜片A的系列变化,据图回答问题:

(1)若方法1中的X物质为常见气体,且发生置换反应,则X是  (填化学式);

(2)写出方法2的化学方程式  

(3)铜片A、铜片B、铜片C的质量分别为mA、mB、mC,其中方法1和方法2均完全反应,则mA、mB、mC的大小关系为  

如图为核聚变的示意图,其中①②③表示三种原子,“●”、“〇”、“。”表示原子中的不同微粒,③是  元素的原子,①②③中属于同种元素的原子是  (选填序号)。

CaCO 3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

(1)煅烧石灰石可制得活性Ca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为测定不同煅烧温度对CaO活性的影响,取石灰石样品分为三等分,在同一设备中分别于800℃、900℃和1000℃条件下煅烧,所得固体分别与等质量的水完全反应,测得反应液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如图1所示.可知:CaO与水反应会   热量(填"放出"或"吸收");上述温度中,   ℃煅烧所得CaO活性最高.要得出正确结论,煅烧时还需控制的条件是   

(2)以电石渣[主要成分为Ca(OH) 2,还含有少量MgO等杂质]为原料制备高纯CaCO 3的流程如下:

①如图为NH 4Cl浓度对钙、镁浸出率的影响(浸出率= ×100%).可知:较适宜的NH 4Cl溶液的质量分数为   ;浸取时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流程中虚线内部分若改用   溶液(填化学式),可一步得到与原流程完全相同的生成物.

③流程中虚线内部若改用Na 2CO 3溶液,也能得到高纯CaCO 3,试从生物的角度分析原流程的优点:

a.NH 3可循环利用;b.   

CO 2的资源化利用日趋成为研究热点。

(1)某小组查阅资料发现:①CO 2与H 2能在催化剂表面反应生成CH 4与H 2O;②CH 4在高温下能与CuO反应。为探究上述反应,设计如下装置。

①仪器M的名称是   。装置B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设计装置C的目的是   ,若要证明D中有CO 2生成,则需在E、F之间增加盛有   溶液的洗气瓶。

③一段时间后,装置D中黑色固体变红,E中白色固体变蓝,该小组由此得出结论:以上实验证明CH4在高温条件下能与CuO反应。你是否同意他们的结论?   (填"同意"或"不同意"),理由是   

(2)CH 4、乙炔(C 2H 2)和丙烷(CH 3H 8)都能在空气中燃烧,但是仅C 2H 2燃烧时有浓烟。试从物质组成的角度分析其燃烧现象不同的原因是:   。CH 4燃料电池具有洁净、高效的特点,其工作时主要是将   能转化为电能。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