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完金属的化学性质,同学们来到实验室进行锌、铜、银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探究活动。实验桌上老师提供的药品有:锌片、铜片、银片、硫酸锌溶液、硫酸铜溶液、硝酸银溶液和稀硫酸。
[制定计划]在老师的指导下,经过讨论,同学们设计出了以下几种实验方案:
方案一:铜片、硫酸锌溶液、硝酸银溶液;
方案二:锌片、银片、硫酸铜溶液;
方案三:锌片、铜片、硫酸铜溶液、硝酸银溶液;
你的设计方案是 。
[进行实验]小华同学选用方案三进行如下探究,请你帮他完成表格中的空白(注:表格中实验操作一栏用文字描述或图示表示均可):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分析与结论 |
。 |
金属活动性:Cu Ag(填“>”或“<”)。 |
|
|
锌片表面附着一层红色物质,溶液由蓝色逐渐变为无色。 |
金属活动性:Zn Cu(填“>”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
[解释与结论]根据上述实验,小华得出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反思与评价]探究活动结束后,同学们分享自己的收获与不足,并进行反思:
1.有同学提出,小华的实验中不用硫酸铜溶液也能得到相同的实验结论。简要说明其验证方法: 。
2.经过讨论,大家一致认为以上实验方案中,方案 较好。
3.小华提出,试管中的金属可以回收再利用,这样做的意义是 。
[拓展与延伸]好奇地小华在老师的指导下,把一定量的锌粒加入硫酸铜和硝酸银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一段时间后,过滤,发现滤液呈无色。此时,滤渣中一定含有 ,溶液中离子数目增加的是 。
过氧化钙(CaO2)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产品,可用来改善地表水质、治理赤潮。过氧化钙产品中常含有氧化钙杂质。以下是某学习小组为测定过氧化钙产品纯度设计的实验,实验装置如图。
已知:CaO2是一种白色粉末,微溶于水,易溶于稀盐酸,且发生反应:
CaO2+2HCl═CaCl2+H2O2
实验步骤:实验前称取产品及MnO2共12.0g,先缓慢通入N2一段时间后,加热铜网至红热,再缓慢滴入过量稀盐酸,直至A中样品完全反应。继续缓慢通入N2,一段时间后停止加热,待C中铜网冷却后,停止通入N2.将锥形瓶中的剩余物过滤,洗涤,干燥,得到滤渣2.0g。
回答下列问题:
(1)MnO2与稀盐酸不反应。A中MnO2的作用是 。
(2)样品完全反应后,继续缓慢通入N2的目的是 。
(3)装置B的作用有:除去气体中的水蒸气、 。
(4)实验测得C装置中铜网增重1.8g,该产品中过氧化钙的质量分数为 。
某学习小组运用传感器探究钠与水的反应得到如图图象,其中图1是反应过程中溶液温度与时间的图象,图2是反应过程中溶液pH与时间的图象。
回答下列问题:
(1)钠与水的反应属于 反应(填“吸热”或者“放热”)。
(2)反应产生的气体为氢气。检验氢气纯度的操作是(请补充完整):用拇指堵住集满气体的试管口, 。实验中能表明氢气不纯的现象是 。
(3)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将少量金属钠投入稀的氯化铁溶液中,产生了无色气体和一种红褐色沉淀,红褐色沉淀的化学式为 ;与反应前溶液相比,反应后溶液质量 (填“增大”、“不变”或者“减小”)。
从盐湖中提取的某种矿物主要含有KCl,还有少量MgSO4、CaCl2及不溶性杂质SiO2.从该矿物中提取KCl的流程如图:
回答下列问题:
(1)滤渣I的主要成分是 。
(2)Y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为 。
(3)向滤液Ⅱ中加入过量盐酸的目的是 。
(4)蒸发溶液得到KCl固体的过程中,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目的是 。
SO2是一种大气污染物,也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对含SO2的工业废气进行的无害化处理是打赢蓝天保卫战和保护绿水青山的重要措施。
(1)向含SO2的工业废气中喷洒石灰浆[Ca(OH)2]可有效吸收SO2,生成CaS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aSO3可用于制备石膏。
(2)用主要成分为Na2CO3的工业废液吸收工业废气中的SO2可得到Na2SO3,实现了资源的综合利用。反应过程中溶液组成变化如图所示。
①吸收初期(通入废气体积小于V1),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②不断通入废气,最终产物是 。
水是生命之源。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水的净化过程中常加入明矾,明矾的作用是 。
(2)制蒸馏水时,在蒸馏烧瓶中加入沸石(或碎瓷片),沸石(或碎瓷片)的作用是 。
(3)图为电解水的装置。通电前,为增强导电性加入了少量的硫酸钠,再加入酚酞溶液,溶液呈无色。通电一段时间后,a试管中收集到的气体是 ;b试管中的水溶液呈红色,说明b试管中溶液pH 7(填“>”、“<”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