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学习完金属的化学性质,同学们来到实验室进行锌、铜、银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探究活动。实验桌上老师提供的药品有:锌片、铜片、银片、硫酸锌溶液、硫酸铜溶液、硝酸银溶液和稀硫酸。

[制定计划]在老师的指导下,经过讨论,同学们设计出了以下几种实验方案:

方案一:铜片、硫酸锌溶液、硝酸银溶液;

方案二:锌片、银片、硫酸铜溶液;

方案三:锌片、铜片、硫酸铜溶液、硝酸银溶液;

你的设计方案是  

[进行实验]小华同学选用方案三进行如下探究,请你帮他完成表格中的空白(注:表格中实验操作一栏用文字描述或图示表示均可):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分析与结论

  

金属活动性:Cu  Ag(填“>”或“<”)。

  

锌片表面附着一层红色物质,溶液由蓝色逐渐变为无色。

金属活动性:Zn  Cu(填“>”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解释与结论]根据上述实验,小华得出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反思与评价]探究活动结束后,同学们分享自己的收获与不足,并进行反思:

1.有同学提出,小华的实验中不用硫酸铜溶液也能得到相同的实验结论。简要说明其验证方法:  

2.经过讨论,大家一致认为以上实验方案中,方案  较好。

3.小华提出,试管中的金属可以回收再利用,这样做的意义是  

[拓展与延伸]好奇地小华在老师的指导下,把一定量的锌粒加入硫酸铜和硝酸银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一段时间后,过滤,发现滤液呈无色。此时,滤渣中一定含有  ,溶液中离子数目增加的是  

科目 化学   题型 解答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金属活动性的探究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实验室加热氯酸钾(KClO 3)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28.0g制取氧气,完全反应后剩余固体质量为18.4g,请计算:

(1)生成氧气的质量。

(2)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

早在西汉时期的《淮南万毕术》中就记载"曾青得铁则化为铜",成为现代湿法冶金的先驱。现有含1.6kg硫酸铜的工业废液,加入铁粉回收铜,请计算:

(1)硫酸铜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

(2)理论上与硫酸铜反应消耗铁粉的质量。

海螵蛸是一味中药,其主要成分是碳酸钙,某同学利用如图装置测定其中碳酸钙的含量。

①在锥形瓶中加入质量为m的海螵蛸粉末,向分液漏斗中加入稀盐酸。在烧杯中加入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并称量烧杯及氢氧化钠溶液总质量m 1

②先打开止水夹,再打开分液漏斗活塞,滴加盐酸并及时关闭活塞。完全反应后,再次称量烧杯及其中液体的总质量m 2

③利用m 2与m 1的差值,计算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质量,再计算海螵蛸中碳酸钙的含量。

(1)海螵蛸具有治疗胃酸过多、能为骨质发育提供重要元素的功效,其原因是   

(2)实验前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方法是:用止水夹夹住橡胶管,往分液漏斗中加入适量水。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观察到   ,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3)下列情况会导致海螵蛸中碳酸钙质量分数测量值偏小的是   (可多选)。

A.海螵蛸中滴加盐酸过量

B,锥形瓶内部分水蒸气随二氧化碳逸出

C.反应结束后,锥形瓶内有二氧化碳残留

D.反应速度过快,大量气泡从氢氧化钠溶液中溢出

人类发现二氧化碳经历了多个世纪,下列是其历程中的部分资料。

资料一:1630年,海尔蒙特发现在一些洞穴处,有一种能使燃着的蜡烛熄灭的气体,后来被证实是CO 2

资料二:1754年,布菜克将石灰石煅烧首次制得CO 2,并完成了如图1所示的物质转化研究。

资料三:1766年,卡文迪许通过实验测得,室温下1体积水大约能溶解1体积二氧化碳气体。

(1)根据海尔蒙特的发现,可推测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2)写出布莱克实验中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   

(3)如图2,在室温下将容积为200毫升的广口瓶注满蒸馏水,通过导管a缓慢通入300毫升CO 2。如果卡文迪许的结论是正确的,则在量筒中收集到的水约为   毫升。

我国用新技术提纯了稀有金属铼(Re),为航空航天发动机核心部件的制造提供了重要原料。

(1)铼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86,原子核内有75个质子,则其核外电子数为  

(2)高铼酸钠(NaReO4)是铼的重要来源之一。高铼酸钠中铼元素的化合价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