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同学猜想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电流、电阻和通电时间有关,为了探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电流是否有关”,所用的实验器材有:电压为6V的电源,电流表、滑动变阻器、停表、开关各一个;与U形相连的塑料盒一个,盒内密封着空气盒内电阻丝的阻值为10Ω;导线若干。
(1)用笔画代替导线,将图中的电路连接完整。
(2)闭合开关前,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动到 端。(选填“a”或“b”)
(3)该实验是通过 来反映电流通过电阻丝产生热量的多少。
(4)该同学设计实验时,将三次实验的通电时间均设定为15s,三次实验预设的电流值分别是I1、I2和I3,则该同学进行第一次实验的操作是:闭合开关, 。

"西电东送"是将我国西部发电车发出的电输送到我国东部,由发电厂输出的电功率是一定的,它决定于发电机组的发电能力。根据P=UI中发电机的功率不变效应,若提高输电线路中的电压U,那么线路中的电流I一定会减小,反之亦然。输电线路的电能损耗主要是输电线电流热效应,输电线损失的热功率P=I 2R,所以采用输电线的电阻要尽量小。如果线路中电流降低到原来的 ,那么线路中损失的热功率就减少为原来的 ,因此提高电压可以很有效地降低输电线路中的热功率损失。
设发电厂的输出功率P 0=1.1×10 8W,输电线路上的总电阻为10Ω。
(1)若采用110kV的高压输送电能,输电线路的电流I 1= A,输电线路损失的热功率P 1= W,其与发电厂输出电功率P 0之比P 1:P 0= 。
(2)若采用1100kV超高压输送电能,输电线路损失的热功率P 2= W,其与高压输送电能损失的热功率P 1之比P 2:P 1= 。所以采用超高压远距离输电可以大大降低输电线路的 损失。
(3)若想使输电线路中的热功率损耗为零,还可以采用 做为输电线材料。
如图1所示,2018年5月23日中央新闻报道,我国自行设计制造的新型磁悬浮列车工程样车运行试验取得成功,时速可达160公里以上,列车由于车体与轨道不接触、无摩擦,具有噪音低损耗小、易维护等优点,被誉为"零高度飞行器"。这种兼具高速与中低速磁浮交通优点的新型磁悬浮列车将为我国城市间提供一种方便快捷的绿色轨道交通工具。

(1)磁浮列车是在车厢底部和轨道上分别安装了磁体,并使它们的同名磁极相互 ,车体与轨道不接触,无摩擦,列车能够在轨道上方几厘米的高度上飞驰,避免了来自车轮与轨道之间的摩擦。
(2)如图2所示,列车站台设计成中间高两边低的原因是:进站时列车由于 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冲上站台;从能量转换的角度来说,当列车出站时从高度较高的地方下行,它的 ,不用消耗过多的电能或化学能等能量。
(3)如图3所示,当列车进站时,乘客必须站在站台和黄色线以外的位置候车才安全的原因是 。
(4)小张乘坐列车时看见两旁的房屋迅速向东退去,则列车相对于地面正在向 行驶。
小明把两端开口的细玻璃管插入水中,发现管内的液面上升(如图)。他查资料得知:管内外液面高度差与水温、管的内径有关,小明想利用这支细玻璃管探究管内外液面高度差与水温的定量关系,请你帮他设计实验方案。
(1)实验器材:细玻璃管、 。
(2)实验步骤(可画图或文字表述);
(3)设计记录数据的表格。

如图一所示,用加热器给初温均为20℃的甲、乙液体加热(m 甲<m 乙),两种液体每秒吸收的热量相同。这两种液体的温度﹣﹣加热时间的图线如图二。

(1)某时刻温度计示数如图一所示,此时乙的温度为 ℃。
(2)甲液体第30s的内能 第35s的内能(选填"大于"、"等于"、"小于")。
(3)小明根据图二中0至30s图线及题目所给信息得出:甲液体的比热容比乙液体的大。你认为小明的说法是否正确? 。你的判断依据是什么? 。
小芳想了解当滑动变阻器与电阻并联时,调节滑片,电阻中的电流怎样改变。

(1)实验电路图如图甲所示,请在图乙中连接对应的实物图。
(2)改变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记录数据如下表。根据表中数据在图丙的坐标系中画出电阻R的U﹣I图线。
|
数据序号 |
1 |
2 |
3 |
4 |
|
电压表示数U/V |
2.40 |
1.80 |
1.20 |
0.60 |
|
电流表A 1示数I 1/A |
0.16 |
0.12 |
0.08 |
0.04 |
|
电流表A 2示数I 2/A |
0.40 |
0.75 |
1.14 |
1.50 |
(3)某次实验电压表和电流表A 1的示数如图丁所示,U= V,I 1= A,I 2=0.90A,此时通过滑动变阻器的电流为 A。
(4)此电路不允许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为零,原因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