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的实验中:
(1)如图所示是小明连接的实物图,经仔细检查后发现电路中有一根导线连接错误,请在途中连接错误的那根导线上画“×”,并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电路连接正确(导线不可交叉)
(2)解决以上问题后,小明在开关闭合前,先将变阻器的滑片P置于 (选填“A”或“B”)端,再闭合开关,此时发现电流表有示数,电压表无示数。随后在将滑片P向终点移动的过程中,发现电流表示数变大,电压表无示数,则发生此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填字母)
A.电阻R短路 B.电流表短路
C.电压表断路 D.滑动变阻器断路
(3)电路连接正确后,小明闭合开关调节变阻器的滑片P,直到电压表的示数为3V,记录电流表示数。接下来断开开关,只取下阻值为5Ω的电阻R,把它依次更换成阻值为10Ω、15Ω、20Ω、25Ω的定值电阻,并在实验中分别读取相应的电流表的示数,记录在表中。
试验次数 |
1 |
2 |
3 |
4 |
5 |
电流I/A |
0.6 |
0.4 |
0.3 |
0.24 |
0.2 |
电阻R/Ω |
5 |
10 |
15 |
20 |
25 |
(4)在评估交流环节中,小明通过分析表中数据发现上述实验过程并不科学,因为在改变电阻的同时,没有控制 不变。
随着县域经济的发展,现在有多家庭周末都选择去饭店吃饭,消除买菜、做饭之累。但每次张宏的妈妈总是不愿意,说有很多地沟油流入我县的餐饮行业。张宏认为:与压榨油相比,地沟油含有较多的盐,无论怎么提炼,盐都无法避免,于是想和班上同学用测量密度的方法来检查油品是否是地沟油或是否勾兑了地沟油。
(1)甲同学用已调好的托盘天平测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操作情况如图甲所示,其中的错误是①:_________________;②: 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___________________ ;
(2)乙同学的操作是:测得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为l03.2 g后,把烧杯中的食用油倒入量筒中一部分,如图乙所示,量筒中食用油的体积是________mL;测量烧杯和杯中剩余食用油的总质量时,所加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丙所示,则其总质量是___________ g,由此可算出该食用油的密度为_________________ kg/m3。
(3)丙同学的操作是:测得空烧杯的质量m0,再用量筒取一定体积V的食用油倒入烧杯,再测量烧杯和杯中牛奶的总质量m,由此求出食用油密度的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 ;
小强在验证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1)实验前没有挂钩码和弹簧测力计时,发现杠杆左端高右端低,要使其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杠杆左端的平衡螺母向调节,这一调节过程的目的是为了使杠杆的对杠杆平衡不产生影响,这时杠杆重力的力臂为。
(2)在图中,杠杆水平平衡后,小强调节左边钩码的个数和位置,使杠杆水平平衡时,测出F1=1.2N,F2=1.5N;OA=30cm,OB=20cm。他将所得数据直接代入杠杆平衡条件的公式中,发现F1×OA和F2×OB并不相等,从而认为杠杆的平衡条件不一定是F1 l1= F2 l2。小强的失误是。
(3)在图中,若B处的钩码不变,小强将弹簧测力计由A处移到C(OC=10cm)处,施加一个竖直方向的力,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则这个力的方向应,大小为N。
(4)在图中,若B处的钩码不变,小强不用弹簧测力计,在A处挂N的钩码,杠杆在水平位置仍然平衡。
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小强按正确方法操作,图是他实验中的情景,下表是他记录的一组数据。
钩码总重 G(N) |
钩码上升 高度h(m) |
测力计 拉力F(N) |
测力计移动 距离s(m) |
2 |
0.05 |
0.4 |
0.15 |
(1)由表中数据可计算出,滑轮组对钩码做的有用功为J,人做的总功为 J。
(2)对以上两个计算结果进行比较,其不合理之处是 ;结合测力计放大图,可知小强的错误是。
(3)在该次实验中,所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应该为 。
如图所示是“探究浮力大小与那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请根据图示回答问题:
(1)由图和 可知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大小跟浸在液体中的体积有关.
(2)由图和 可知物体排开相同体积的液体时,浮力大小跟液体的种类有关.
(3)当物体完全浸没在水中时,物体上下表面所受压力的差为N.
如图所示,表示某同学在做“研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哪些 因素有关”实验中的三次操作。比较A、B图可以发现压力的作用效果与_____________有关;比较B、C图可以发现压力的作用效果与_________有关。在物理学中,表示压力的作用效果的物理量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