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同学们对“二氧化碳溶于水是否与水反应”进行实验探究。请参与探究并回答下列问题。

[探究目的]二氧化碳溶于水是否与水反应

[探究思路]

(1)判断物质间是否发生化学反应的根本依据是  ,观察到的可以作为判断依据的宏观实验现象有  

(2)CO2溶于水无明显现象,  (填“能”或“不能”)用观察的方法判断是否发生反应;

(3)“实验”的方法探究物质间是否反应的实验设计依据是:生成物和反应物的性质差异。

[提出猜想]

猜想一:二氧化碳溶于水不与水反应;

猜想二:  

[实验设计]用四朵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纸花设计如下实验:

序号

实验设计

向第一朵纸花喷稀醋酸

将第三朵纸花直接放入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

将第四朵纸花喷水后放入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

(1)“实验设计①”中的稀醋酸还可用  (填物质名称)代替;

(2)“实验设计②”的具体内容是  

(3)“实验设计③”的目的是  

[进行实验]观察记录实验现象,进行实验探究。

[实验结论]猜想二成立,支持猜想二成立的实验现象是  

[反思交流]

(1)实验探究“无明显实验现象时是否发生化学反应”的核心思路有  (填字母序号);

A.设计对比实验

B.控制实验条件

C.获取事实证据

D.逻辑推理判断

(2)将稀盐酸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没有明显实验现象,判断两者混合是否发生化学反应的具体方法是  (任写1条)。

科目 化学   题型 解答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实验探究物质的性质或变化规律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工业上用闪锌矿(主要含ZnS,还有PbS等杂质)制备Zn,并将产生的废气转换成工业原料,设计流程如图(部分产物略去)。

(1)X的化学式  ,图中用过量空气的目的是  

(2)①~ ④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3)Zn  (填“能”或“不能”)与氯化铅(PbCl2)溶液反应;

(4)写出③中生成ZnO的化学方程式  ,产生的工业废气SO2在一定条件下与氧气化合生成的Z物质是  (填化学式)。

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主要方法。如图A~H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实验装置,请回答:

【查阅资料】常温下,CO2难溶于饱和NaHCO3溶液。

(1)写出仪器名称:①    

(2)写出用装置A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时,选择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组合是  (写出一种组合即可,填序号);实验室制取氧气时,选择的药品在组成上的共同点是  ;将制得的氧气通入图中,发现只有白磷燃烧,说明燃烧需要满足的条件是  

(3)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既可以选用装置B又可选用装置C,相对于装置B,装置C的突出优点是  ;若用装置H收集二氧化碳时,气体应该从  (选填“a”或“b”)端通入;若用装置G除去生成气体中混有的氯化氢气体,则装置G中应盛放  

学会物质的分离提纯和准确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在实际应用中有重要意义。

实验一:粗盐提纯

(1)操作①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操作③的名称为  

实验二:溶液配制

(2)用氯化钠固体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需要氯化钠  g;

(3)生理盐水可用于补充人体所需电解质,生理盐水中的溶质为  

现有硫酸钠和氯化钠的固体混合物30g,加316.6g水使之全部溶解,将300g氯化钡溶液分三次加入该溶液中,实验数据记录如表: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加入氯化钡溶液质量/g

100

100

100

生成沉淀的质量/g

23.3

m

46.6

(1)表中m的数值是  

(2)原固体混合物中硫酸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计算结 果精确到0.1%)

(3)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花青素(化学式为C15H11O6)具有缓解疲劳、保护视力的作用,该物质主要来源于各种蔬菜和水果,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一个花青素分子中共有  个原子;

(2)花青素分子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3)花青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4)花青素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计算结果精确到0.1%)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