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酸钠俗称纯碱或苏打,在生活、生产和实验研究中均有广泛应用。
[配制溶液]配制溶质质量分数分别为1%、2%和4%的Na2CO3溶液
(1)若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4%的Na2CO3溶液,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填字母)。
a.用托盘天平称取2g Na2CO3固体
b.选用50mL量筒量取所需体积的水
c.选用带玻璃塞的广口试剂瓶,将配好的溶液装瓶并贴标签
(2)分别测定25℃时,上述3种溶液的pH,记录数据如下:
实验编号 |
Ⅰ |
Ⅱ |
III |
溶质质量分数 |
1% |
2% |
4% |
溶液pH |
11.62 |
11.76 |
11.90 |
分析Ⅰ、Ⅱ、Ⅲ三组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 。
[制备物质]用Na2CO3溶液和FeSO4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制备FeCO3
[已知溶液pH大于8.8时,Fe2+完全生成Fe(OH)2沉淀]
(3)在烧杯中制备FeCO3沉淀时,应选用的加料方式是 (填字母)。
a.将FeSO4溶液与Na2CO3溶液同时加入到烧杯中
b.将Na2CO3溶液缓慢加入到盛有FeSO4溶液的烧杯中
c.将FeSO4溶液缓慢加入到盛有Na2CO3溶液的烧杯中
(4)潮湿的FeCO3固体置于空气中易变质,反应如下:4FeCO3+6H2O+O2═4X+4CO2.则X的化学式为 。
[标定浓度]标定待测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5)将Na2CO3固体在270℃干燥至恒重,准确称取0.212g无水Na2CO3于锥形瓶中,加入50mL蒸馏水溶解,滴入待测盐酸,当两者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盐酸的体积为20.00mL(该盐酸的密度近似等于lg•mL﹣1,反应中Na2CO3所含的碳元素全部转化为CO2)。
①列式计算待测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结果用百分数表示,保留两位小数)。
②若上述测定过程中Na2CO3固体未经充分干燥,则测出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将 (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10,娄底19)化学用语可准确、简洁地记录、表达和交流化学信息。请用化学符号填写:
(1)氮气 19(2)2个钠离子 20(3)-2价的硫元素 21
人体中约有50多种元素,其中钙元素主要存在于骨骼牙齿中,是人体的必需元素。如图是钙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请回答:
(1)钙元素的原子序数是___________
(2)钙元素属于__________(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
(3)青少年缺钙易引起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A 佝偻病 B 坏血病 C 甲状腺肿大
我们知道元素周期表中,每一竖列(族)中元素的化学性质都很相似。
ⅦA族 |
元素组成的物质 |
||
单质 |
化合物 |
||
F |
F2 |
HF |
|
Cl |
Cl2 |
HCl |
HClO HClO2 HClO3 HClO4 |
Br |
Br2 |
HBr |
HBrO HBrO2HBrO4 |
I |
I2 |
HI |
…… |
(1)根据表中规律.在表中横线上写出物质的化学式;
(2)将表中含氯元素的物质.按氯元素的化合价从高到低的顺序排列
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请用数字和符号表示下列粒子:
①3个氢分子,②5个硫酸根离子。
化学是研究物质的,而物质是由肉眼看不到的分子、原子和离子等微观粒子构成的,让我们从五彩缤纷的宏观世界步入充满神奇色彩的微观世界。
⑴金秋十月,丹桂飘香,我能从分子的角度分析其原因是________。
⑵下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依据此图回答下列问题:
反应物中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生成物中各物质的粒子个数比是________,从微观的角度还能获得一条关于物质变化的信息是________。
⑶元素周期表是我们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表是小丽同学绘制的元素周期表的局部,依据此表回答问题:
①我发现其中有一处元素符号不正确,应该改为________;
②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原子的质子数是________,在化学反应中它易_______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③磷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________周期。
⑷如图是两种溶液恰好完全反应的微观示意图,我能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反应后所得溶液中含有的粒子有________(填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