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F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固体A在空气中易潮解,B和C能参与光合作用,B和D组成元素相同。它们相互转化的关系如图所示(“→”表示反应能一步实现,“﹣”表示相连物质间能发生反应,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已省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C和F组成元素可能相同
B.固体B可用于人工降雨
C.D和E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B
D.A~F属于酸、碱、盐、氧化物、单质中的四类物质
建立宏观和微观之间的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
A.10mL酒精和10mL 水混合后体积小于20mL.是因为分子变小了 |
B.缉毒犬能根据气味发现毒品,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 |
C.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是因为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改变 |
D.一氧化碳有毒,二氧化碳无毒,是因为构成物质的分子不同 |
甲烷在氧气中不完全燃烧,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
根据以上微观示意图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 )
A.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均不变 |
B.甲烷不完全燃烧会产生污染 |
C.该反应类型为置换反应 |
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甲烷和水的计量数之比为1:1 |
不法商家在黄金中掺入了铱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由图中信息可知,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铱的原子序数是77 |
B.铱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92.2 |
C.铱的质子数是77 |
D.铱属于非金属元素 |
野炊结束后,同学们及时用沙土盖灭火堆,其主要灭火原理是( )
A.将可燃物与氧气隔绝 | B.撤离可燃物 |
C.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 D.降低可燃物的温度 |
联合国确定2014年“世界水日”的宣传主题是“水与能源(Water and Energy)”。我国纪念2014年“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活动的宣传主题为“加强河湖管理,建设水生态文明”。下列做法中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
A.保护水资源,禁止使用农药化肥 |
B.利用沉降的方法将硬水转化为软水 |
C.富含氮、磷的生活污水直接排放 |
D.城市浇花使用喷灌、滴灌技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