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向盛有100g稀硫酸和硫酸铜混合溶液的烧杯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至过量,过滤、烘干并称量沉淀的质量。该反应过程如图所示。请按要求回答问题:

(1)滤液中的溶质是  (填化学式)。

(2)计算原混合溶液中硫酸铜的质量。

(3)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科目 化学   题型 解答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化学是研究物质性质、组成、结构与变化规律的科学。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为什么灯泡里的灯丝用钨制而不用锡制?   

(2)生铁和钢都是铁的合金,二者性能差异很大的原因是什么?   

(3)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为什么它们的物理性质存在着明显差异?   

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请用化学知识解释下列问题:

(1)加热冷水,当温度尚未达到沸点时,为什么水中常有气泡冒出?   

(2)从灭火原理角度回答,为什么用扇子扇蜡烛火焰一扇就灭?   

(3)衣服通常是由纤维织成的,涤纶、锦纶(尼龙)和腈纶属于合成纤维,请写出一条合成纤维的优点   

在化学兴趣小组的活动中,老师让甲同学给大家表演了一个小魔术:"清水变牛奶,牛奶变雪碧"。A、B、C三种溶液分别是稀盐酸、氢氧化钙溶液、碳酸钠溶液中的某一种。

【实验活动】

[交流讨论]同学们根据新奇的现象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乙同学:"清水变牛奶"就是无色溶液中产生白色浑浊。

丙同学:"牛奶变雪碧"就是白色浑浊消失,溶液中产生大量的气泡。

大家都点头认同。

[提出问题]甲同学:A、B、C分别是什么?为什么能出现上述现象呢?

[解释结论]丁同学:根据步骤2的现象可确定C为   (填名称)。

戊同学:产生步骤1现象的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但还无法确定A、B各是什么。

[实验证明]己同学:另取A于试管中,把C滴加到A中观察到的现象如图2所示,因此他断定A是   (填化学式)溶液、同时也确定了B。

[深入交流]甲同学:步骤1加入B时,溶液中CO 3 2 的数目变化趋势曲线应该是  (如图3,填a或b)。

[总结归纳]上述实验活动涉及的这类化学反应,只有当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   时,复分解反应才可以发生,除此之外还可能生成   ,且反应前后没有   (答一点)。

小组活动结束,老师为同学们的探究意识和探究能力点赞。

如图2为某钙片的商品标签,为测定钙片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假设钙片中其他物质不含钙元素,且不溶于水,也不与任何物质发生反应),某化学兴趣小组取20片钙片,进行如下实验:

(1)上述实验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根据已知条件列出求解所加的稀盐酸中溶质质量(x)的比例式   

(3)用36.5%的浓盐酸配制100g上述稀盐酸,所需浓盐酸的质量为  

(4)钙片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5)若向滤液中加入5.4g水,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6)工厂生产钙片时若需碳酸钙120t,理论上需含氧化钙84%的生石灰的质量为   

北宋沈括编撰的《梦溪笔谈》中,记录了用CuSO4溶液熬制胆矾的铁釜,使用时间久了也可以化作铜。

(1)由上述材料分析,Fe比Cu的金属活动性  (填“强”或“弱”)。

(2)如果向足量的CuSO4溶液中加入5.6g Fe粉,充分反应后,理论上可以得到Cu的质量是多少?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