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不用火,不用电,只需拆开发热包倒入凉水,就能享用美食的自热食品,受到消费者的追捧。

[查阅资料]Ⅰ.发热包中物质的主要成分是生石灰、碳酸钠、铝粉。

Ⅱ.铝和强碱溶液反应生成氢气。

探究一:发热包的发热原理

(1)小明买了一盒自热米饭,取出发热包加入凉水,发生剧烈反应,迅速放出大量的热,写出产生该现象的主要化学反应方程式  ;同时发热包内固体物质变硬、结块。依据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小明猜想发热包内的物质可能发生多个化学反应,写出其中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发热包上的安全警示图标有“禁止明火”,其原因可能是  

(3)小明向使用后的发热包中加入稀盐酸,并对产生的气体展开进一步探究。

探究二:确定气体的成分

[猜想与假设]小明认为该气体可能是:a.H2; b.  ; c.CO2和H2的混合气体。

[实验设计]小明同学设计如图实验装置,对气体成分进行探究。

[实验验证]甲装置中的实验现象是  ,丁装置中黑色的粉末逐渐变为红色,试管口有水珠产生,证明猜想c正确。若甲、乙装置交换位置,  (填“能”或“不能”)确定气体中含有CO2,写出化学方程式并说明理由  

[总结与反思]通过以上探究,小明做出如下反思:

A.发热包应密封防潮保存

B.能与水混合放出热量的物质均可做发热包的发热材料

C.使用后的发热包应包好按照垃圾分类投放

你认为其中正确的是  

科目 化学   题型 解答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实验探究物质的性质或变化规律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5月30日,全国科技创新大会隆重召开,随着科技强国战略的实施。我国航天事业蓬勃发展。我国新型的"长征七号"运载火箭的首次飞行将于6月下旬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实施,该火箭由液氧和煤基航天煤油发动机作为动力源,技术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1)液氧在一定条件下变成氧气,下列有关该变化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填写序号A、B、C、D之一)。

①物质的化学保持不变

②变化过程中物质吸收能量

③分子间的距离增大

④由单个原子变成了分子

⑤发生了化学变化

A.只有①②B.只有④C.只有②③D.只有④⑤

(2)"长征七号"运载火箭所用燃料是以煤炭为原料制得的煤基航天煤油,其分子式可用CH 3(CH 2nCH 3来表示(式中n=8~16),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填写序号A、B、C、D之一)。

①航天煤油属于无机物②由煤炭制取航天煤油属于化学变化③航天煤油中含多种分子④CH 3(CH 28CH 3和CH 3CH 3(CH 216CH 3的性质有差异

A.只有①②B.只有①②④C.只有②③④D.只有③④

(3)该发动机工作时发生的反应为:CH 3(CH 2nCH 3+ O 2 (n+2)CO 2+(n+3)H 2O,则该反应属于   反应(填写"化合""分解""复分解""氧化""置换"之一)。

(4)煤基航天煤油被称为无毒清洁燃料,理由是   

黑豆是传统的养生食材,食用9°米醋泡制得到黑豆是一种很好的食疗方法。小明为判断家中的9°米醋含酸量是否合格,拟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进行测定。产品部分信息如图所示。请回答相关问题。

(1)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4%的氢氧化钠溶液需要水   mL(水的密度为1g/cm 3)。

(2)若9°米醋中的酸均看成是醋酸,醋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的方程式为:

CH 3COOH+NaOH═CH 3COONa+H 2O,小明取出10mL9°米醋,加入4%的氢氧化钠溶液12g,恰好完全反应。请通过计算判断该产品含酸量是否合格?(写出计算过程)

实验小组在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进行中和反应操作时,忘记预先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酚酞试液,为判断反应进行的程度,决定对反应后溶液的性质进行以下探究:

【猜想假设】猜想①盐酸不足量; 猜想②恰好完全中和 猜想③盐酸过量

【方案设计】(并填写表中的空格)

实验方案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方案一

取适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加几滴无色的酚酞试液,振荡

溶液变红色

猜想①正确

方案二

用一根洁净的玻璃棒蘸取反应后的溶液滴在pH试纸上,把试纸呈现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照

pH=7

  

方案三

取适量锌粒于试管中,加入适量反应后的溶液

  

猜想③正确

【评价反思】 甲同学按方案一进行实验, 观察到溶液未变色, 则甲同学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填字母序号)

A、猜想②正确 B、猜想③正确 C、猜想②或③正确

理由是   

如图所示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请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   

利用装置B制取氧气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实验时,锥形瓶内长颈漏斗要插入液面以下,其原因是   

实验结束后,若要分离出锥形瓶中的固体物质,应用的分离方法是   

(2)下面是利用装置收集气体的操作,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是   (填序号).

①待收集瓶内充满气体后,盖上玻璃片再移出水槽

②等到气泡连续且均匀时,再将导管口移入集气瓶

③将集气瓶注满水,用玻璃盖盖上瓶口,倒立在盛水的水槽中.

(3)已知:氨气(NH 3)是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实验室常用加热氯化铵和熟石灰两种固体的混合物来制备氨气.请你从如图中选出制备一瓶氨气所需要的装置组合是   

A~G表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C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各物质间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B的化学式为   ;反应④属于化学基本反应类型中的   

(2)A是一种常见的钠盐,它的一种俗称是   ;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