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刚同学在做“测量液体密度”的实验中:
(1)经过初中的物理学习他知道天平的实质是 杠杆。
(2)他把天平放在 上,并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发现指针在分度盘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他应向 (填“左”或“右”)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央刻度线上。
(3)他向烧杯中倒入适量的液体,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为39.6g;然后将烧杯中的部分液体倒入量筒中(如图乙所示),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液体的质量(如图丙所示)甲。
请你根据以上测量数据填写如下实验记录:
烧杯和液体的 质量(g) |
烧杯和剩余液体的质量(g) |
量筒中液体的 体积(ml) |
液体的密度 (g/cm3) |
39.6 |
|
|
|
如图甲所示,小丽同学在进行“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时,将玻璃板竖直放在水平桌面上,再取两段相同的蜡烛A和B竖直地放于玻璃板前后,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移动蜡烛B, 直到看上去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此实验中:
⑴如果有5mm和2mm厚的两块玻璃板,应选择_____mm厚的玻璃板做实验,用两段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_______的关系;
⑵小丽将光屏放在蜡烛B的位置上,发现光屏上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承接到蜡烛A的像,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
⑶如果玻璃板没有竖直放置,在实验过程中会出现的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小丽经三次实验,记录的像A'、B'、C'与物A、B、C对应的位置如图乙所示.为了得出实验结论,接下来小丽应该进行的操作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中
⑴实验时,小雯向烧杯中倒入热水而不用冷水,这种做法的优点是__________。
⑵如图所示是小雯实验小组在实验中的情景.请指出他们在实验中错误之处: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在纠正错误后他们继续实验,给水加热一段时间后,出现如图乙所示的现象,是在沸腾___________(填“前”或“中”);这些气泡在上浮的过程中越来越小,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利用物态变化的知识说明)。
⑷小雯小组和小明小组选用实验装置完全相同,他们分别绘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丙中a、b所示.如果操作及实验器材均无问题,则两个小组得到a、b两种不同图像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
课堂上在“测量纸锥下落的速度”实验中:
(1)依据的实验原理是____________。
(2)在测量过程中,发现其中时间较难测出,于是我们可采用增加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进行测量。
(3)在课外实践活动中,小芳所在的兴趣小组用闪光照相机拍下纸锥竖直下落的照片如图所示,由此可以判断纸锥下落的速度变化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选填“不变”、“一直变小”或“一直变大”),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频闪照相”常用来研究物体的运动,如图是某小球运动时每隔0.1s的频闪照片,A、B、C是小球运动过程中连续的三个位置,由图可知小球从A位置运动到C位置通过的路程是__________________cm,此过程中小球运动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_______m/s.
小明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用如图甲所示的滑轮组进行实验,实验数据如下表.
(1)分析表中数据,可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物体上升的高度__________,与所提物体的重力大小__________;(均选填“有关”或“无关”)
(2)算出第4次实验的机械效率为__________;
(3)如果换用图乙所示装置进行实验,把同一重物提升相同高度,需要做的额外功更________,所以机械效率更__________;(均选填“大”或“小”)
(4)关于用同一滑轮组提升重物时的机械效率,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提升越重的物体,机械效率越大 |
B.有用功越大,机械效率一定越大 |
C.额外功越大,机械效率一定越小 |
D.同一机械的机械效率是恒定不变的 |
(5)在正确操作该实验时,应该沿着竖直方向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若某同学在实验时加速拉动弹簧测力计,则所测得的滑轮组机械效率与正确操作实验相比将__________(选填“偏大”、“不变”或“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