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小华同学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恒为6V)
(1)小华闭合开关后,向左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时,发现电压表示数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她意识到电路连接有错误。请你在连接错误的导线上打“×”,并补画出一条正确的连线。
(2)小华选取的滑动变阻器R1上标有“20Ω 1A”的字样,她选择的六个定值电阻阻值分别为10Ω、20Ω、30Ω、40Ω、50Ω、60Ω.她首先将10Ω电阻接入电路,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压表示为4V,读出并记录电流表的示数,完成本次实验后,又换用其他电阻继续实验,按照她的实验思路,每次都只连入一个定值电阻,她最多可以完成 次实验。完成实验后,根据实验数据得到的结论是电压一定时, 。
(3)小华完成实验后将定值电阻拆下,换成一个额定电压为3.8V的小灯泡,测其额定功率。她直接闭合开关后,发现灯泡两端电压为3V,为使小灯泡正常发光,应将变阻器滑片向 (填“A”或“B”)端滑动,当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则灯泡的额定电流为 A,额定功率为 W.小华又测了几组小灯泡的电压值和电流值,发现通过灯泡的电流跟它两端的电压不成正比,原因是 。
(4)小华换用一个额定电压为U额(U额<6V)的灯泡,仍保留原电源和滑动变阻器R1,又取了一个滑动变阻器R2,设计了如图丙所示的电路,测量灯泡的额定功率,请帮她将实验步骤补充完整:
①把电压表接在a、b两点间,将滑动变阻器 (填“R1”或“R2”)的滑片调到最右端,调节另一个滑动变阻器滑片,使电压表示数为U额;
②把电压表改接在b、c两点间,保持两滑动变阻器R1、R2滑片的位置不变,读出电压表的示数为U;
③灯泡额定功率表达式为P额= 。
小李用甲图所示装置探究冰熔化过程中温度变化情况.
(1)他将观察到的温度计示数变化情况记录在上表中,请根据表中数据,在丙图的坐标纸上画出冰熔化过程的温度﹣﹣时间图象.
时间/min |
0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温度/℃ |
一8 |
﹣6 |
﹣4 |
﹣2 |
O |
O |
0 |
0 |
1 |
2 |
3 |
4 |
(2)该物质属于 (填“晶体”或“非晶体”),该物质的熔点为 ℃.
(3)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乙图所示,此时温度是 ℃.
(4)在第2min时,该物质处于 (选填“固态”或“液态”),该物质在0℃时,它处于 态(选填“固”、“液”或“固液共存”).
(5)固体在熔化过程中需要 热量(选填“放出”或“吸收”).
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的、分度值为1cm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时间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时刻:
(1)该实验是根据公式 v= 进行测量的.所用的测量工具是 和秒表.
(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坡度较 (填“陡”或“缓”)些.
(3)请根据图中所给信息回vAC= m/s.
(4)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后才开始计时,则会导致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vAC偏 (填“大”或“小”).
请你选择合适器材,设计实验测量我们操场的周长,要求写出实验器材、步骤和数学表达式.
(1)实验器材:
(2)步骤:(所测的物理量用符号表示)
(3)数学表达式:
请你设计一个小实验来验证“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小兰在观察小提琴、吉他、二胡等弦乐器的弦振动时,猜想:在琴弦张紧程度相同的条件下,发声的高低可能与其粗细、长短以及材料有关.于是她想通过实验来验证一下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下表是她在实验时所用琴弦的数据.
编号 |
琴弦的材料 |
长度/cm |
横截面积/mm2 |
A |
钢丝 |
20 |
0.3 |
B |
钢丝 |
20 |
0.7 |
C |
尼龙丝 |
30 |
0.5 |
D |
铜丝 |
40 |
0.5 |
E |
尼龙丝 |
40 |
0.5 |
(1)如果小兰想探究琴弦发声的音调与弦的材料的关系你认为她应该选用表中编号为 的琴弦呢进行研究.
(2)探究过程中通常采用下列一些步骤:
①实验研究;②归纳分析;③提出问题(或猜想);④得出结论,等你认为,小兰要完成本探究的全过程,所采取步骤的合理顺序应该是 (只填数字代号)
在上述探究过程中,总要控制某些因素使它们保持不变,进而寻找出另外一些因素的关系,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就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