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明测量未知电阻Rx的阻值,已知电源电压为6V且保持不变。
(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中实物图补充完整(导线不允许交叉),要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时电流表的示数变大;
(2)正确连接电路后,小明闭合开关,发现电压表无示数,电流表有示数,故障的原因可能是电阻Rx (填“短路”或“断路”)。
(3)排除故障后,小明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测量了三组电压值和对应的电流值,根据每组电压及电流的值,算出每组电阻Rx的阻值,要想得到最终的测量结果,他接下来的做法是 。
(4)实验结束后,小明和同组的小刚想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他们将定值电阻换成额定电压为3.8V,电阻大约为10Ω的小灯泡,实验中他们发现电压表0~15V量程损坏,他们关于实验方案展开了讨论。
小刚:将图中的电阻Rx换成小灯泡后,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小灯泡两端的电压为2V,读出电流表的示数,计算出小灯泡的电阻后,利用公式 计算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
小明:应该将电压表并联在滑动变阻器的两端,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当电压表的示数为 V时,小灯泡两端的电压为额定电压,读出此时电流表的示数,计算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
①请你将小明的方案补充完整;
②小刚和小明用各自的方法进行了测量和计算,发现测量结果相差较大,这是什么原因呢?
求助老师后,老师提醒他们,导体的电阻受温度的影响,于是他们利用小刚的实验电路,让小灯泡两端的电压逐次下调,使灯丝的温度不断降低,灯泡变暗直至完全不发光,测得小灯泡的电阻逐渐变小,于是他们明白了,由于灯丝的电阻随温度降低发生变化,导致小刚的测量结果比小明的测量结果 (填“大”或“小”)。
小楠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扳竖直架在水平台上,再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点燃玻璃扳前的蜡烛A,进行观察,如图所示,在此实验中:
(1)小楠选择玻璃板代替镜子进行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所用刻度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像与物________________关系。
(3)选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_____________关系。
(4)移去后面的蜡烛B,并存其所在位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
__________接收到蜡烛烛焰的像(选填“能”或“不能”)。
(5)小楠将蜡烛逐渐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_______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小宇在用刻度尺测量一截铅笔的长度时(如图),特意从三个不同角度进行读数,他发现三种读数结果并不一样。你认为正确的读数角度应该是图中的________(选填“甲”、“乙”、“丙”)。按正确方法读数时,该铅笔的长度是________________。
如图所示,喇叭在“唱歌”,看到纸盆上的纸屑在不停地上下跳动。这个现象说明喇叭发声时,纸盆在不停地____________。若纸屑跳动的幅度越大,则说明喇叭发出声音的响度越_________。
在学习吉他演奏的过程中,小华发现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是受各种因素影响的,他决定对此进行探究,经过和同学们讨论,提出了以下猜想:
猜想一: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
猜想二: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
猜想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他们找到了下表所列9种规格的琴弦,因为音调的高低取决于声源振动的频率,于是借来一个能够测量振动频率的仪器进行实验。
为了验证猜想一,应选用编号为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琴弦进行实验。
为了验证猜想二,应选用编号为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琴弦进行实验。
表中的材料规格还没有填全,为了验证猜想三,要选用编号E,G,H的琴弦进行实验。必须知道E这项内容,请在表中填上所缺数据。
以上的实验用_____________物理方法。
某同学用刻度尺测量一物体的长度,方法如图所示,请指出他在测量中存在的四个错误(请任选写出指出个错误):
①:
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