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用34g过氧化氢溶液和2g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完全反应后剩余物质总质量为35.2g。请计算:
(1)生成氧气的质量为 g。
(2)求所用过氧化氢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写出计算过程)
某同学在实验室中看到铁钉表面附着红色物质,分不出是铁锈还是铜,为证明红色物质的成分,将其“刮”下来,放入 溶液中进行验证。
(1)若固体溶解,则该物质为铁锈;铁锈是铁与 反应生成的。
(2)若固体不溶,则该物质为铜;铜可能是铁与 溶液反应生成的。
在宏观、微观与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
按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两种微粒属于不同种元素是因为 不同。
(2)图2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其基本反应类型是 。
回答下列问题。
(1)2Na+2H2O=2NaOH+R↑,其中R的化学式为 。
(2)水与氧化钙的生成物属于 (填“酸”或“碱”或“盐”)。
某白色固体由BaSO4、BaCO3、Na2CO3、Ba(OH)2中的三种物质组成。为确定其成分,某同学设计并完成如下实验,请把表格中的内容补充完整。(已知:BaSO4不溶于稀盐酸)
序号 |
Ⅰ |
Ⅱ |
Ⅲ |
操作 |
|
|
|
现象 |
有气泡产生,固体有剩余 |
有气泡产生 |
产生白色沉淀,溶液最终显 色 |
结论或解释 |
原白色固体中含有
|
原白色固体中含有Na2CO3:生成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
|
原白色固体中含有BaCO3. |
实验室常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现取25g含碳酸钙的大理石于烧杯中,缓慢加入稀盐酸(大理石中的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稀盐酸反应),剩余固体质量与加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求:
(1)25g大理石中碳酸钙的质量。
(2)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