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习了酸的化学性质之后,某实验小组选用稀盐酸做了如图所示实验。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烧杯中,铜不与稀盐酸发生反应的原因是 。
(2)能产生气泡的是 (填字母序号)。
(3)写出C烧杯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D烧杯中,溶液由红色变为 色,说明盐酸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
同学们进一步对D烧杯中反应后的溶液进行探究,对其溶质的成分(除酚酞外)做出如下猜想。猜想一:只含有一种溶质;猜想二:含有两种溶质。为了验证上述猜想,进行如下实验,请完成下列表格。
实验操作 |
测定结果 |
得出结论 |
用玻璃棒蘸取D烧杯中反应后的溶液,滴在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比较 |
pH<7 |
猜想 正确,溶液中的溶质是 。 |
小组同学选用稀硫酸代替稀盐酸重复实验,证明了硫酸与盐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酸有一些相似的化学性质,是因为在不同的酸溶液中都含有相同的 。
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过程如图所示:

(1)写出图中标号a仪器的名称: 。
(2)配制50g质量分数为15%的氯化钠溶液,所需氯化钠和水的质量分别为:氯化钠 g,水 g。
(3)称量氯化钠时,氯化钠应放在托盘天平的 盘。(填"左"或"右")
(4)溶解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
(5)对配制的溶液进行检测发现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其原因可能有 。(填序号)
A.称量时,药品与砝码放反了B.量取水的体积时,仰视读数C.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
(6)把50g质量分数为15%的氯化钠溶液稀释成5%的氯化钠溶液,需要水的质量是 g。
盐酸是重要化工产品。
(1)盐酸可用于金属表面除锈,请写出盐酸除铁锈的化学方程式 。
(2)盐酸具有挥发性,在空气中打开盛有浓盐酸的试剂瓶瓶盖,在瓶口处观察到的现象是 。
(3)氨水也具有挥发性,可挥发出氨气。如图,在 a、b 处放有浸泡过浓盐酸或浓氨水的棉花,过一会在 c 处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a 处是放有浸泡过 的棉花。(已知:①NH3 与 HCl 在空气中相遇可反应生成白色固体 NH4Cl;②相对分子质量越小的气体扩散速度越快)
(4)实验室可用NH4Cl 与Ca(OH)2 固体加热发生复分解反应制取 NH3,请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收集 NH3可用向 排 空气法。

2019 年 5 月 18 日电,国内首台 80 吨液氧甲烷火箭发动机﹣﹣“天鹊”发动机(TQ﹣12)日前试车成功,这意味着我国民营航天力量首次掌握了百吨级液体火箭发 动机关键技术并具备发动机研制所需的保障能力。试回答下列问题:
(1)“液氧”是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写出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3)Na2O2 作供氧剂发生如下反应:2Na2O2+2H2O=4NaOH+O2↑,Na2O2中氧元素的化合价是 ;CaO2与水发生类似反应,请填写下列方程式空白处物质 的化学式:CaO2+H2O→ +O2↑(未配平)
(4)工业上采用分离液态空气获得氧气,此方法是 。(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5)氧气的用途很广,请说出一例氧气的用途 。
工业上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炼铁,计算含氧化铁240t的赤铁矿理论上最多可炼铁的质量。
某化学兴趣小组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CO2,当观察不到气泡产生时发现固体仍有剩余,同学们对此进行了探究(杂质不溶于水且不与酸反应)。请你参加探究并回答相关问题:
[提出问题]不再产生气泡的原因是什么?
[猜想假设]
猜想一: ;
猜想二:生成物或杂质附着在大理石表面阻碍反应继续进行;
猜想三:剩余固体中无碳酸钙。
[实验探究一:验证猜想一]
(1)甲同学取上述反应后的溶液,测得溶液pH=2;甲同学的结论:猜想一不成立;反应前稀盐酸的pH (填“<”“>”或“=”)2。
(2)乙同学认为甲的实验设计和结论不严谨并补充了如下两个实验:
实验①配制 (填物质名称或化学式)溶液,测得该溶液pH=7; 实验②在试管中加入适量水和紫色石蕊溶液后持续通入CO2,溶液变为 色;乙同学的结论:猜想一成立,他的依据是 。
(3)丙同学认为甲、乙的实验结论均不严谨或有错误并再次改进和补充了实验:实验③向试管中加入适量水后持续通入CO2 至饱和,测得溶液pH=5.6;丙同学的结论:猜想一不成立,他的依据是 。
[实验探究二:验证猜想二]
(4)丁同学不断振荡反应容器观察到仍无任何气泡产生;丁同学的结论:猜想二 (填“成立”或“不成立”)。
[实验探究三:验证猜想三]
(5)戊同学实验后得出结论:猜想三不成立,他设计的实验是 。探究活动结束后,老师进行了点评,同时启发同学们针对此探究还可以进一步反思。
[反思拓展]
(6)该实验探究活动说明:反应物相互接触后能否反应的影响因素有 。
(7)根据所学化学知识,任写一例该因素影响化学反应的实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