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请根据如图回答相关问题:

(1)实验A滤液仍然浑浊,可能的原因是   (答一点即可)。

(2)实验B观察到烧杯②中溶液变红,说明分子具有的性质是   

(3)实验C中,将大小相同的白磷分别放入冷水和热水中,通入空气,观察现象。此实验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   

(4)配制溶液时,按图D所示量取溶剂,其他操作均正确,最终导致配制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   (填"偏大"或"偏小")。

科目 化学   题型 解答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燃烧与燃烧的条件 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 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某氯化钠样品中含有少量氯化镁,取25.8g该样品于烧杯中,加入80克水全部溶解,再加入100克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5.8克,求:

(1)25.8克该样品中氯化镁的质量;

(2)恰好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对比、归纳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请补充完成下列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探究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实验过程】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分析或结论

实验一

步骤一:取少量硫酸铜晶体放在研钵内观察

现象:晶体为蓝色

步骤二:用研杵将硫酸铜晶体研碎.

现象:   

步骤三:在2支试管中分别放入少量研碎前、后的硫酸铜晶体,并加入少量水,振荡得到澄清的硫酸铜溶液.

现象:研碎后的硫酸铜晶体溶解的更快.

分析:原因是   

步骤四:向上述两支试管中各滴加少量氢氧化钠溶液.

现象:2支试管中均有蓝色不溶物生成.

分析:(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该对比实验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实验二

用木炭还原氧化铜

现象:有部分黑色粉末变红,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分析:

(1)粉末由黑色变成红色的过程中发生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上述现象说明木炭和氧化铜发生了化学变化.

【实验结论】有其他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没有其他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做物理变化.

如图是实验室常用仪器,利用这些仪器可完成多个实验,请据图回答问题.

(1)加热液体:需要用到的仪器D的名称是   

(2)过滤液体:除玻璃棒外,还需选择仪器G、H和   (填字母序号);

(3)制取气体: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是   ,组装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的装置,需从上述仪器中选择   (填字母序号).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   ,利用上述仪器组装发生装置,需要用到的仪器是   (填字母序号).

(4)小杨用澄清的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其原理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实验中,小杨观察到石灰水中持续出现气泡,但石灰水始终不变浑浊,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   

我国制碱工业的先驱侯德榜发明了"侯氏制碱法".其模拟流程如下:

(1)反应A、B、C中不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2)"侯氏联合制碱法"的主要产品"碱"是指   (填化学式);

(3)反应B的化学方程式是   

(4)在该模拟流程中,能被循环利用的物质是   

我国已在"可燃冰"开采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从"可燃冰"中可获得甲烷.

(1)甲烷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是   ,化学方程式是   

(2)从微观进一步认识化学反应.如图是一定量甲烷和氧气充分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该化学反应中不发生变化的粒子是   (填字母序号):

A.

碳原子

B.

氢原子

C.

氧原子

D.

甲烷分子

E.

氧分子

该微观示意图体现出反应前甲烷和氧气的质量组合可能是   (填字母序号).

A.

16g 甲烷和64g 氧气

B.

8g 甲烷和32g 氧气

C.

20g 甲烷和64g 氧气

D.

16g 甲烷和96g 氧气.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