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液与人类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1)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能得到溶液的是 (填序号)。
A.硝酸钾
B.植物油
C.面粉
(2)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填序号)。
A.凡是均一的、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B.溶液是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
C.溶液一定是无色的,且溶剂一定是水
(3)如图为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①t 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 (填"相等"或"不相等")。
②t 2℃时,甲物质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 (填最简比)。
③现有t 1℃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将这三种溶液分别升温到t 2℃,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 (填序号)。
A.甲>乙>丙
B.甲=乙<丙
C.甲=乙>丙
(4)用固体氯化钠和蒸馏水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需要氯化钠的质量为 g.若用已配好的50g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3%的氯化钠溶液,需要加水的质量为 g。

2017年5月18日,国土资源部发布消息,在南海北部1266米深的神弧海域,中国首次海域“可燃冰”试采成功.
查阅资料发现,古代低等生物遗骸大量沉积,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形成石油及天然气,海底的天然气与水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类冰状的固体物质即“可燃冰”.“可燃冰”为甲烷的水合物,遇火即可燃烧且热值高,是一种环保、高效的新能源.
(1)若甲烷的水合物化学式为CH4•8H2O,它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60,则CH4•8H2O中CH4的质量分数为 ;
(2)可燃冰储存的巨大的化学能最终来自于古代绿色植物通过 固定的太阳能;
(3)可燃冰燃烧时把自己的热量释放出去,就不会再次自动聚集起来供人类重新利用,这说明能量的转化具有 性;
(4)人类正面临常规能源枯竭的危机,下列有关能源的认识正确的是 .
A.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B.积极寻找替代常规能源的新能源
C.自然界的能量虽然守恒,但还是要节约能源.
儿童缺锌会引起食欲不振、发育不良等症状。如图为某补锌口服液说明书的部分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葡萄糖酸锌由 种元素组成;
(2)葡萄糖酸锌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
(3)要满足儿童身体正常发育的需要,在某一时间段需要适量补锌。若儿童1千克体重每日需要0.5毫克锌,每天从食物中只能摄入所需锌的一半。体重为20千克的儿童,理论上一天还需服该口服液多少支?

为了测定一瓶未密封保存的NaOH固体中NaOH的质量分数,小科采用沉淀法进行如下操作:①取15克样品于烧杯中,加足量水配成溶液;②在样品溶液中加入足量的BaCl2溶液;③待反应完全后,过滤。有关数据记录如表:
|
反应前 |
反应后 |
|
|
烧杯和样品溶液总质量/g |
加入的氯化钡溶液质量/g |
过滤后烧杯和溶液总质量/g(滤液的损失忽略不计) |
|
95 |
65 |
140.3 |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反应前后的溶液中,下列元素质量保持不变的是
A.钠元素
B.碳元素
C.钡元素
D.氧元素
(2)反应共生成沉淀 克
(3)原样品中NaOH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有一包白色固体样品,可能含碳酸钠、硫酸钠、氯化钠、氢氧化钠中的一种或几种。小科同学为探究其成分做了以下试验:
Ⅰ.取少量固体样品于烧杯中,先加足量水溶解,再加入足量的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
Ⅱ.继续向烧杯中滴加稀盐酸并不断搅拌,烧杯内固体质量随加入稀盐酸质量的变化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B段观察到的现象是
(2)C点时,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 。

在室温条件下,对100mL氯化钠饱和溶液进行如图所示操作:

(1)最终甲、乙两烧杯中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的是 。
(2)乙溶液在加50mL水的过程中,下列这些量逐渐减小的是 。
①溶解度 ②溶质质量分数 ③溶剂的质量 ④溶液的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