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材料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中。
(1)如图台灯中,铜质插头是利用了金属铜的 性(填"导电"或"导热")。灯管后面的反光片为铝箔。铝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铝,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明代宋应星所著《天工开物》中记载了我国古代炼铁方法。现代工业利用高炉炼铁,其主要反应原理是一氧化碳与氧化铁的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某锌粉含有铜、镁中的一种杂质,取该样品6.5g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生成氢气0.21g,该锌粉中含有的杂质是 。另取一定量该样品放入硫酸铜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将滤渣洗净,滴入稀硫酸,有气泡产生,则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 (填化学式)。
为测定某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同学们进行了如下实验:将该盐酸逐滴加入到盛有20g 4%的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并测定溶液的pH.当pH=7时,共用去该盐酸14.6g.
(1)实验过程中,搅拌的目的是 .
(2)计算该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所学知识制取氢氧化钠溶液。他们向盛有一定量碳酸钠溶液的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澄清石灰水,充分反应后过滤。甲同学认为滤液就是氢氧化钠溶液,其余同学不同意他的说法,大家一起展开探究。
[提出问题]滤液中的溶质成分是什么?
[猜想假设]猜想一:氢氧化钠
猜想二:氢氧化钠、氢氧化钙
猜想三:氢氧化钠、碳酸钠
猜想四: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碳酸钠
[讨论交流]大家一致认为猜想四不成立,请用化学方程式说明理由: 。
[实验探究]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进行了下列实验。
实验操作 |
现象 |
结论 |
|
甲同学 |
加入足量 稀盐酸 |
无明显现象 |
猜想一 成立 |
乙同学 |
加入碳酸 钠溶液 |
无明显现象 |
猜想一 成立 |
丙同学 |
加入无色 酚酞溶液 |
溶液变为红色 |
猜想一 成立 |
[实验评价]甲同学的实验只能证明滤液中不含 ;乙同学的实验只能证明猜想二不成立;丙同学的实验错误,原因是 。
[得出结论]综合 两位同学的实验和现象,可证明猜想一成立。
[反思迁移]①同学们经过讨论,提出用两种盐溶液及相应的实验操作,也可确定所得滤液中溶质的成分,这两种盐溶液可以是 。
②在制取某物质时,除了根据反应原理设计实验,还需要注意 。
现有以下实验仪器和火柴、棉花、玻璃片等必要的实验用品,回答下列问题。
(1)若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还需补充的仪器名称是 。
(2)实验室若要制取二氧化碳气体,从仪器G中加入的药品名称是 。
(3)若用二氧化锰和过氧化氢溶液制取并收集较多量氧气,应选择的仪器组合是 (填字母),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某学校组织社会调查,同学们考察了一家化工企业的污水处理情况。企业技术人员用氢氧化钙粉末对中和池内的296kg污水进行中和处理(污水中的主要污染物是盐酸),测定处理后水样的pH等于7,请回答:
(1)技术人员称量9.0g氢氧化钙粉末,示意图如图所示。请你写出所选砝码的质量 和游码的示数 。
(2)假设上述氢氧化钙与中和池内污水中的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污水中的其他成分均不与氢氧化钙反应),计算污水中HCl的质量分数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小明在老师的指导下和同学们一起对实验室中一瓶久置的过氧化氢溶液进行了如下探究,请你参与他们的探究活动。
实验I 在试管中加入5mL过氧化氢溶液,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口,木条未复燃。
实验II 给上述试管加热,有气泡产生,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口,木条仍未复燃。
实验III 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编号仪器的名称:① ,③ 。
(2)如图所示,安装好实验装置后,首先进行的操作是 ,写出②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 ,冰水的作用是 。
(3)小明另取一支试管,向其中加入5mL过氧化氢溶液并加入少量二氧化锰,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口,木条复燃,二氧化锰的作用是 。通过以上探究活动得知,预使物质燃烧,除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外,还应满足的条件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