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如图是教材燃烧条件探究的实验图,请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X是   

(2)铜片上不能够燃烧的物质是   (填名称)。

(3)要使烧杯底部的白磷燃烧起来,需要将   通过导管通入白磷处。

科目 化学   题型 解答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燃烧的条件与灭火原理探究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某纯碱样品中含有少量氯化钠杂质。称取该样品22.8g,加入到盛有一定质量稀盐酸的烧杯中,碳酸钠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气体完全逸出,得到不饱和NaCl溶液。反应过程中测得烧杯内混合物的质量(m)与反应时间(t)关系如图所示。试回答:

(1)生成CO2的质量  

(2)22.8g样品中氯化钠的质量为  

(3)计算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岀解题过程,计算结果精确到0.1%)

过氧化氢溶液常用于家庭、医疗等方面,它具有杀菌、漂白、防腐和除臭等作用。医疗上常用3%的过氧化氢溶液消毒。

(1)过氧化氢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2)若配制500g溶质质量分数为3%的过氧化氢溶液,需溶质质量分数为30%的过氧化氢溶液的质量是   

老师给了同学们一包红色粉末,该粉末可能是铜粉和氧化铁(Fe2O3)粉末中的一种或两种。同学们对该粉末进行了定性与定量研究。

(1)定性实验:

实验方案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少量红色粉末放入试管

中,滴加足量的稀盐酸振荡

红色粉末全部消失,溶液呈棕黄色

粉末为Fe2O3

  

Cu粉

写出“红色粉末全部消失”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定量实验:

取该粉末4g放入硬质玻璃管中,先通CO,然后再用酒精喷灯加热一段时间,停止加热继续通入CO至装置冷却。实验装置如图:

①实验时,先通CO再加热的目的是  

②若该粉末全部是氧化铁,在硬质玻璃管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B装置是用于吸收二氧化碳并收集CO,其中盛放的试剂最好是  

A.NaOH溶液

B.稀盐酸

C.水

如果该实验没有装置B、C,实验造成的危害是  

③若该粉末为铜粉和氧化铁的混合物,待装置完全冷却至室温,称量硬质玻璃管内剩余固体的质量为mg。则m的取值范围是  

如图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实验。

(1)A中现象:烧杯②中溶液变红。请用分子的知识解释“变红”的原因  

(2)B中集气瓶底部有少量水,其作用是  

(3)C实验完毕,集气瓶内水面上升到一定高度后,不能继续上升,这种现象说明氮气具有  的性质;若从烧杯中进入集气瓶内水的体积明显小于瓶内原空气体积的 1 5 ,可能存在的原因是  (写出一条即可)。

向200g NaCl和BaCl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Na2CO3溶液。反应过程中滴加Na2CO3溶液的质量与生成沉淀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请计算:

(1)m的值是  g;

(2)原混合溶液中BaCl2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