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实验。
(1)A中现象:烧杯②中溶液变红。请用分子的知识解释“变红”的原因 。
(2)B中集气瓶底部有少量水,其作用是 。
(3)C实验完毕,集气瓶内水面上升到一定高度后,不能继续上升,这种现象说明氮气具有 的性质;若从烧杯中进入集气瓶内水的体积明显小于瓶内原空气体积的 ,可能存在的原因是 (写出一条即可)。
取氯化钡和盐酸的混合溶液100g于烧杯中,向其中滴加碳酸钠溶液,产生气体或沉淀的质量与加入的碳酸钠溶液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
(1)产生沉淀的质量为 g。
(2)x的值为 。
(3)求所用碳酸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请写出计算过程)。
屠呦呦因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而获得诺贝尔奖。青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2,每个分子由15个碳原子、5个氧原子和n个氢原子构成。请计算:
(1)n为 。
(2)28.2g青蒿素中氧元素的质量为 g。
新型洗涤剂过氧碳酸钠(Na 2CO 4)固体,能瞬间清除衣服上的汗渍、果汁渍等顽固污渍。它与水反应生成碳酸钠和其他化合物,某学习小组对产生的其他化合物进行探究。
实验1:溶解样品。取适量洗涤剂样品于烧杯中,加入适量蒸馏水,使之完全溶解,有气泡产生并形成无色溶液a。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提出问题]过氧碳酸钠与水反应生成的其他化合物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猜想一:H 2O 2
猜想二:NaOH
猜想三:H 2O 2、NaOH
猜想一、二、三除了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外,猜想H 2O 2的其他理由是 。
实验2:验证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分析与结论 |
①取适量溶液a于小烧杯中,加入稍过量的氯化钙溶液,过滤,得到清液b |
产生白色沉淀 |
加入稍过量氯化钙的目的是 。 |
②取适量清液b于试管中,加入过量二氧化锰,振荡 |
|
证明过氧碳酸钠与水反应有H 2O 2生成 |
③将步骤②所得混合物静置,取少量清液于试管中,滴加氯化铁溶液 |
无明显现象 |
|
[实验结论]猜想 正确。写出过氧碳酸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反思与评价]该洗涤剂保存时应密封、防潮。
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仪器M的名称: 。
(2)实验室常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应选用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组合为 (从A~E中选择)。
(3)若用装置A、F制取氧气,按气体流向,导管口连接顺序为 ,F装置还可用于干燥氧气,则需盛装的干燥剂为 (填名称)。
(4)某气体只能用E装置收集,则该气体可能具有的性质为 (填序号)。
①能与空气中的某物质反应
②密度与空气的密度接近
③能与水反应
请根据如图回答相关问题:
(1)实验A滤液仍然浑浊,可能的原因是 (答一点即可)。
(2)实验B观察到烧杯②中溶液变红,说明分子具有的性质是 。
(3)实验C中,将大小相同的白磷分别放入冷水和热水中,通入空气,观察现象。此实验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 。
(4)配制溶液时,按图D所示量取溶剂,其他操作均正确,最终导致配制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 (填"偏大"或"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