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明在物理实验课上测量一小石块的密度:
(1)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向右调节平衡螺母,天平的横梁平衡了,说明调节平衡螺母之前指针静止时偏向分度盘中线的 (填“左”或“右”)侧。
(2)把小石块放在左盘,向右盘加减砝码,天平平衡时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石块的质量是 g。
(3)在量筒中装入40cm3的水,用细线系好小石块浸没在量筒的水中,液面位置如图乙所示,则小石块的体积为 cm3,小石块的密度是 g/cm3。
(4)小明回家后看到爸爸的柜中收藏了好多漂亮的石头,他选出一块石头,利用一个圆柱形透明玻璃杯、一把刻度尺、一个薄塑料袋,测出了石头的密度。他设计的方案如下,请把他的实验步骤补充完整。
①在杯中倒入适量的水,用刻度尺测出水深为h1;
②将石头放入塑料袋中,用嘴向袋内吹气后封口,将袋放入杯中漂浮(袋及袋内气体质量忽略不计),用刻度尺测出此时水深为h2(如图丙);
③从杯中取出塑料袋,取出袋中石头直接浸没在杯内水中,发现石头的吸水性很强,于是他在石头吸足水后,用刻度尺测出此时的水深为h3(如图丁);
④利用以上三个测量数据可以计算出石头的密度,但测量值 (填“偏大”或“偏小”),于是他再用刻度尺测出 为h4。
⑤该石头较准确的密度表达式ρ石= (用字母表示,ρ水已知)。
用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烧杯内的某种物质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过程中,电热棒的功率保持恒定。
(1)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甲所示,此刻物质的温度是℃。
⑵根据实验数据描绘出加热过程中烧杯内物质的温度随时间变化图像如图乙所示,该物质的熔点是℃。
⑶t2时刻该物质处于态。
(4)比较t2与t3时刻的内能,t2时刻的内能_______(填“>”、“=”或“<”)t3时刻的内能。理由是。
(5)已知0~t1与t5~t6的加热时间相等,由图乙可知两段时间内,物质的温度升高不同,由此可得出:这种物质固态时的比热容比液态时的比热容。
在“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中:
(1)在实验中能够观察到水沸腾时的现象是,温度计示数。
(2)如图7所示是该实验的装置图,在安装、调整实验器材时,科学合理的顺序是:先固定的位置,再固定的位置。(选“A”或“B”)。
(3)每隔1分钟记录1次水的温度,得到下表数据,请在方格纸上建全坐标,画出“温度一时间”关系图象,得出水的沸点为℃
甲乙两组同学利用如右图所示的电路测定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已知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V,所用滑动变阻器铭牌上标有“10Ω 2A”字样,电源电压不变.(不考虑灯丝电阻随温度变化)
(1)甲、乙两组同学按图连接电路,闭合开关S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应在图中的_______点处(选填“a”或“b”)
(2)如果(1)中的滑动变阻器滑片P的位置正确,当他们闭合开关S后,却发现小灯泡都不亮,此时电压表、电流表示数分别见表一.请根据所给分析产障的原因并填入表一中的空格内.
表一:(各2分)
(3)甲组同学排除故障后,再次闭合开关S,当他们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移动到某一位置时,观察到电压表的示数为2.5V,电流表的示数如右图所示,则此时电流的示数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
在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实验中,小明制成简易电磁铁甲、乙,并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
(1)当滑动变阻器滑片向左移动时,电磁铁甲、乙吸引大头针的个数__________ (填“增加”或“减少”),说明电流越__________,电磁铁磁性越强。
(2)根据图示的情境可知,_______(填“甲”或“乙”)的磁性强,说明电流一定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电磁铁磁性越强。
(3)根据安培定则,可判断出乙铁钉的上端是电磁铁的极。
(4)电磁铁吸引的大头针下端分散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右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1)实验中,通过观察来判断电路中是否有感应电流。
(2)闭合开关,若导体ab不动,左右移动磁铁,电路中(选填“有”或“无”)感应电流。
(3)在仪器和电路连接都完好的情况下,某小组的实验现象不太明显。请提出一条改进措施:。
(4)该实验的结论是: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磁感线运动时,导体中就会产生感应电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