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红所在的实验小组,用如图甲、乙所示的装置探究比较“不同液体的吸热能力”。在两个相同烧杯中分别加入初温、质量均相同的水和食用油,用相同的电加热器加热直到它们各自沸腾(水的沸点为100℃,食用油的沸点为180℃)。
(1)在选择温度计时,有规格为“﹣2~102℃“和“0~200℃”的两种温度计,应选择量程为 的温度计,这样选择的原因是 。
(2)实验中液体吸收的热量是由 (填“加热时间的长短”或“液体的种类”)来决定的。
(3)实验记录的数据如下表所示,分析实验数据可知 (填“液体1”或“液体2”)是水。
加热时间/min |
0 |
1 |
2 |
3 |
4 |
5 |
液体1的温度/℃ |
20 |
26 |
32 |
38 |
44 |
50 |
液体2的温度/℃ |
20 |
24 |
28 |
32 |
36 |
40 |
(4)用图丙的装置也可以完成本实验,在图甲、乙和图丙两种装置中,你认为图 (填“甲、乙”或“丙”)装置的效果更好,原因是 。
某同学利用图甲所示的电路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实验中电源电压保持3V不变,定值电阻的阻值分别为5Ω、10Ω、15Ω和20Ω。
(1)该同学接错了一根导线,请你在这根导线上打"×",并补画出正确的那根导线;
(2)正确连接电路后,先用5Ω的定值电阻进行实验,闭合开关后,移动滑片,此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接着将5Ω的电阻换成其他阻值的定值电阻进行实验,每次观察到电压表的示数为 V时,记录电流表的示数。
(3)几次实验中记录电表示数时,定值电阻消耗的最大功率为 W,此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为 Ω。
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在水平桌面上铺一张白纸,纸上竖立一块透明玻璃板。把蜡烛A点燃放在玻璃板的前面,该同学应在玻璃板 (选填"前面"或"后面")观察蜡烛A经玻璃板 (选填"反射"或"折射")所成的像。
(2)再拿一支外形相同但 的蜡烛B放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跟蜡烛A的像 。
(3)该同学体会到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成像虽没有平面镜清晰,但能观察到蜡烛 (选填"A"或"B"),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小明为了测量一种液体的密度。利用下列器材进行实验:托盘天平(砝码盒内最小砝码的规格为5g。游码的调节范围为0~5g)、量筒、烧杯、被测液体。主要步骤如下:
(1)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放到标尺左端的 处,调节天平使之平衡。
(2)将图甲量筒中的液体例入一部分到已知质量的烧杯中,剩下的液体体积如图乙所示。则烧杯中液体的体积为 cm 3。
(3)把盛有液体的烧杯放在调节好的天平的左盘上,当小明向右盘内放入一定量的砝码后,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左侧,此时砝码盒内只到下10g、5g的砝码各一个。①当把剩下的10g砝码加入右盘后,指针偏向了分度盘的右侧,为了使天平再次平衡,接下来的操作可能是 (答出一种操作方法即可);
②当把剩下的10g砝码加入右盘后,指针仍偏向分度盘的左侧,再把剩下的5g砝码加入右盘后,指针偏向了分度盘的右侧。这时应该 直至天平平衡。
(4)天平平衡后,读出砝码和游码的示数,得出液体的质量为m(g),则该液体的密度为 g/cm 3(用测得的数据、符号表示)。
(5)小明通过多次改变液体的体积得到了几组数据,并画出了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与液体体积的关系图象,如图丙所示。由图可知烧杯的质量是 (g)。
如图甲为小华做"测量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电路图,电源电压为6V,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V.电阻约为12Ω.有两个规格分别为"10Ω 1A"和"50Ω 1A"的滑动变阻器供选择。
(1)滑动变阻器应选用规格为 。
(2)请你按照图中电路图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完成图乙实物电路的连接,要求滑片向左移动时,小灯泡变暗(导线不能交叉)。
(3)实验中小华得到部分电压表示数U和电流表示数I的数据如下表,分析表中数据可得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 W。
实验次数 |
1 |
2 |
3 |
4 |
电压/V |
1.4 |
2.0 |
2.5 |
3.0 |
电流/A |
0.14 |
0.18 |
0.20 |
0.22 |
(4)实验完成后,小华在原有器材的基础上,不使用电压表,增加一个电流表。一个已知阻值且阻值大小合适的电阻R 0和导线,设计出了如图丙所示的电路,再次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当滑片P处在最右端时,闭合开关,发现小灯泡很暗,小华接下来的操作是 ,使电流表A 1的示数为 时,再读出电流表A 2的示数I,才能计算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小灯泡额定功率的表达式为 (后面两空用已知的物理量和测量出的物理量符号表示)。
某班学生做分组实验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室温度为30℃.室内气压为标准大气压。
(1)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做 ,它有沸腾和 两种形式。
(2)取与室温相同的水进行实验,A组学生发现:经过6分钟,水的温度从初始温度升高到100℃;继续加热6分钟,烧杯内水中温度计的示数保持不变。请你在坐标纸上画出本实验中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