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要通过实验来测定某品牌的纯碱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他们取了6g纯碱样品放入烧杯中,再将80g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分4次加入该烧杯中,充分反应后测得实验数据如下表(不考虑CO2溶解于水)。
实验次数 |
1 |
2 |
3 |
4 |
加入稀盐酸的质量/g |
20 |
20 |
20 |
20 |
烧杯中剩余物质的质量/g |
25.2 |
m |
63.8 |
83.8 |
(1)表格中m的值为 。
(2)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精确到0.1%)
魏同学在洁净的点滴板上分别加入少量的无色酚酞试液、紫色石蕊试液、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钡溶液、生锈小铁钉、镁条。然后向其中分别加入5~6滴稀硫酸观察现象。
(1)该实验的目的是 ,写出一个有气体产生的反应方程式 。
(2)写出稀硫酸与生锈小铁钉反应除去铁锈的化学方程式 。
金属在生活和生产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金属材料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研究其性质十分必要。
(1)海水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填写元素符号)。
(2)人们对金属铝的研究和利用比铜和铁晚,金属大规模开发和利用的先后顺序与金属的 有关。某同学为了验证锌、银、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设计了五个实验:
①将锌片、铜丝分别放入稀盐酸中;②将银丝放入硝酸铜溶液中;③将铜丝放入硝酸银溶液中;④将铜丝放入硫酸锌溶液中;⑤将锌片放入硝酸银溶液中,下列实验组合能够验证锌、银、铜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是 (填写字母)。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①⑤
(3)我国古代就发明了湿法冶金技术。请你写出用铁和氯化铜为原料进行湿法炼铜的化学方程式 。
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碳的氧化物的性质(固定装置略)
(1)写出装置B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 。
(2)反应一段时间后,装置D的玻璃管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从保护环境的角度分析,装置F需要改进的是 。
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
(1)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钾的水溶液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是都含有 (用符号表示),向它们的溶液中分别滴加无色酚酞试液,观察到的现象是 。
22234中,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一种原子,还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选填序号),能够表示氧化物的是 (选填序号)。
一化工厂产生的废液中含有硫酸亚铁和硫酸铜(不考虑其它物质),为回收铜和硫酸亚铁,研究人员设计出“用铁处理”的方案,取100g上述废液,向其中加入2.8g铁粉,恰好完全反应,测得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5%,求:
(1)回收得到铜的质量为 g
(2)回收得到硫酸亚铁的质量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