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兴趣小组同学将100g氢氧化钠溶液分五次加入到139.6g硫酸铜溶液中,测得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第一次 |
第二次 |
第三次 |
第四次 |
第五次 |
|
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g |
20 |
20 |
20 |
20 |
20 |
沉淀质量/g |
4.9 |
9.8 |
m |
19.6 |
19.6 |
(1)表格中m的值为多少。
(2)计算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实验是学习化学的一条重要途径,正确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关键。造成下列实验后果的原因可能是:
(1)加热固体时试管炸裂 ;
(2)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水槽中的水变成了紫红色: ;
(3)在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结果偏低 。
某同学用盐酸与氢氧化钠按照如图的方式进行中和反应实验.
(1)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向烧杯中逐滴滴入盐酸至过量,在这个过程中,能够说明盐酸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化学反应的实验现象是 .
(3)以下证明盐酸过量的操作及实验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填字母代号).
A.滴加石蕊溶液,搅拌后溶液变蓝
B.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搅拌后溶液颜色不变
C.加入蒸馏水,搅拌后溶液颜色不变
D.加入金属Zn片,产生气泡.
人类生活离不开水,某中学研究性学习小组对附近河流水质的状况进行相关的调查研究.
(1)要除去水样中的不溶物,可采取的操作是 ;
(2)完成(1)中的操作后,检验所得水样属于硬水还是软水,可用的物质是 ;
(3)完成(2)中的操作后,测定水样为硬水,则日常生活中将它转化为软水的方法是 ;
(4)爱护水资源是每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下列行为属于节约用水的是 (填字母代号)
A.农业和园林浇灌改大水浸灌为喷灌 B.洗菜的水用来浇花
C.用自来水不断为西瓜冲水降温 D.用工业废水浇地.
西沙群岛及附近海域是我国神圣不可侵犯的领域,海底蕴含着大量的可燃冰,可燃冰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水合物.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可燃冰属于 (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
(2)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3)甲烷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一定条件下与CO2反应生成CO和H2,CO和H2又可化合成液体燃料CH3OH,则参加反应的CO和H2的分子数之比为 .
铜是一种常见的金属,在生活、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
(1)电气工业上常用铜作电缆的内芯,是利用铜具有良好的 性;
(2)铜是一种不活泼的金属,但铜制品长期露置在潮湿空气中,表面变绿色,即生成了"铜绿"[化学式:Cu x(OH) yCO 3].
小明和小丽为了探究"铜绿"的组成,查阅资料:"铜绿"受热易分解生成CuO、CO 2和H 2O.他们进行如下实验:称取22.2克"铜绿",充分加热至固体质量不再改变,把产生的气体全部依次通过足量浓硫酸和足量氢氧化钠的溶液,发现浓硫酸增重1.8克,氢氧化钠溶液增重4.4克.
根据以上实验.他们推断出:x= ,y= ;铜与潮湿空气中变成"铜绿"的化学方程式是 ;
(3)小明和小丽分别取24.0克氧化铜,用CO还原制铜,小明得到19.2克红色固体,小丽得到20.8克红色固体.他们质疑:为什么两人得到的红色固体质量不相等?
查阅资料:
Ⅰ.CO还原CuO时也可产生红色的氧化亚铜(Cu 2O)
Ⅱ.Cu 2O+H 2SO 4(稀)═Cu+CuSO 4+H 2O
他们分析推断:
①一致认为 (填"小明"或"小丽")的产物中没有Cu 2O;
②用CO还原a克Cuo得到红色固体b克,若红色固体为Cu和Cu 2O的混合物,则a与b的数量关系是 ;
③还可以简单的实验验证红色固体是否有Cu 2O,请简述操作、现象及结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