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学习小组设计如下实验验证CO2的性质。
操作步骤:用3个250mL的烧瓶收集满CO2进行实验。如图一所示,同时迅速将注射器内液体全部注入各自烧瓶中,关闭活塞;一段时间后,同时振荡三个烧瓶。得到如图二所示的烧瓶内压强与时间的关系曲线图。
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步骤中,曲线1、2、3中导致气压快速变小(如:cd段)的操作是 。
(2)曲线2对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根据图二所示,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填序号)。
A.1体积水中溶解CO2的量约为1体积
B.CO2能与水发生反应生成碳酸
C.CO2能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
D.40%NaOH溶液比澄清石灰水更适合用于吸收CO2
实验室用34g过氧化氢溶液和2g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完全反应后剩余物质总质量为35.2g。请计算:
(1)生成氧气的质量为 g。
(2)求所用过氧化氢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写出计算过程)
糖类是人体的六大基本营养素之一,能为人体提供能量,其中蔗糖是储存在某些植物(如甘蔗、甜菜等)中的糖,化学式为C12H22O11,请完成下列问题:
(1)蔗糖属于 (填“无机物”或“有机物”)。
(2)蔗糖中碳、氧、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填最简整数比)。
学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酸碱中和反应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氢氧化钠与盐酸能否发生反应?
[查阅资料]NaCl溶液显中性。
[进行实验]甲、乙两组同学分别进行实验,甲组同学先向试管中加入约2mL氢氧化钠溶液,再滴入酚酞溶液,溶液变红,然后逐滴滴入稀盐酸,边滴加边振荡,直到溶液恰好变为无色。
[实验结论]氢氧化钠与盐酸 能 (填"能"或"不能")发生反应。
[发现问题]乙组同学在滴入稀盐酸的过程中,观察到有气泡产生,所以确定本组所用氢氧化钠溶液已变质,其变质的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猜想与假设]同学们对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成分进行探究。
猜想Ⅰ:只有碳酸钠
猜想Ⅱ:
[查阅资料]CaCl 2溶液、Ca(NO 3) 2溶液都呈中性。
[进行实验]实验过程如图:
回答下列问题:
(1)适合操作(一)的X溶液是 。
A.Ca(OH) 2溶液
B.CaCl 2溶液
C.Ba(OH) 2溶液
(2)根据(1)中所选的X溶液,生成沉淀C的化学方程式为 。
(3)过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
(4)操作(二)可以为:取少许溶液D于试管中,滴加酚酞溶液,若溶液 则猜想Ⅱ成立。
[实验反思]通过本实验同学们认识到,氢氧化钠溶液必须 保存。
根据如图装置,结合所学化学知识回答问题。
(1)图中仪器①名称是 。
(2)实验室可以用装置B和C的组合制取二氧化碳气体,所用药品是石灰石和 ,可以用盛有澄清石灰水的F装置检验二氧化碳气体,气体应从 端通入。
(3)若用A装置制取氧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用装置E收集氧气时,当 时,说明氧气已经集满。
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钠(NaClO),次氯酸钠工业制法的反应原理是:Cl 2+2NaOH═NaClO+NaCl+H 2O.某同学将Cl 2通入185.8g NaOH溶液中(NaOH过量),充分反应后得到混合溶液200g。计算:(计算结果精确到0.1%)
(1)参加反应的氯气质量是 g。
(2)混合溶液中次氯酸钠的质量分数。
(3)84消毒液中起消毒作用的是次氯酸钠中的氯元素。已知某品牌84消毒液中起消毒作用的氯元素质量分数为6%,计算该84消毒液中次氯酸钠的质量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