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如图A~H是实验室制取某些常见气体的装置示意图。请完成下列相关问题。

(1)写出图中仪器②的名称   

(2)实验室要制取一瓶干燥的氧气所选择的装置是   (填序号);

(3)实验室制备CO 2的化学方程式为   ,若用装置H收集CO 2气体,产生的气体应从   (填"a"或"b")端通入;

(4)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选取装置C或D相对于装置B在操作方面的优势为   ;若选择装置D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备氧气,能否体现该优点   (填"能"或"否");

(5)用排水法与排空气法收集CO 2及相关性质的比较(分别用体积相同的2个集气瓶收集)。

已知:向收集满CO 2的集气瓶内倒入等体积适量澄清石灰水,并振荡。二氧化碳纯度越高,澄清石灰水先变浑浊后变澄清的时间越短。

比较项目

排水法

向上排空气法

收集方法可行性分析

CO 2气体生成和从水面逸出的速率远大于其溶解和与水反应的速率。

  ,且不与空气发生反应。

收集过程分析

集满现象:   

"验满"分析:因气体无色,是否集满难确定,即便用燃着的木条移近容器口熄灭,也难以证明空气完全排尽。

石灰水变浑浊又变澄清所需时间分析

时间较短。

时间较长。

由上述实验可得结论:①二氧化碳可用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②与排空气法相比,排水法的优点是   

科目 化学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常用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与选取方法 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 常用仪器的名称和选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对稀盐酸、氢氧化钠、碳酸钠的化学性质进行探究的过程中遇到"异常"现象。

现象一:向试管中加入2mL某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再滴入2~3滴酚酞溶液,氢氧化钠溶液变红色;然后振荡试管,发现红色消失。

【提出问题】红色为什么会消失?

【猜想】(1)氢氧化钠溶液的量少了;(2)酚酞溶液的量少了;(3)   

【查阅资料】酚酞是一种弱有机酸,在pH<8.2的溶液里为无色的内酯式结构,当pH>8.2时为红色的锟式结构;在碱性介质中很不稳定,它会慢慢地转化成无色羧酸盐。

【实验探究】根据上述"猜想"进行如下探究

(1)取4mL同浓度氢氧化钠溶液,滴入2~3滴酚酞溶液,振荡后红色消失;

(2)取2mL同浓度氢氧化钠溶液,滴入4~5滴酚酞溶液,振荡后红色消失;

(3)取2mL同浓度氢氧化钠溶液,加适量水稀释,滴入2~3滴酚酞溶液,振荡后红色没有消失。

结论:猜想   正确。

【继续实验】取一定体积的稀氢氧化钠溶液,滴入2~3滴酚酞溶液,逐滴加入一定浓度的稀盐酸直至红色消失,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微观角度分析,该反应的实质是   

现象二:向碳酸钠粉末中逐滴加入稀盐酸,立即产生气泡;而向碳酸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时,开始没有气泡,过一段时间后才有气泡产生。

【提出问题】碳酸钠溶液刚开始与稀盐酸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

【实验探究】向等体积、含等碳原子数的碳酸氢钠和碳酸钠溶液中,分别逐滴加入相同浓度的稀盐酸。

【收集证据】分别收集实验过程中不同阶段消耗盐酸的质量与生成CO 2的质量,得到两者之间的关系如图1、图2所示。(忽略CO 2在水中的溶解)

【合作交流】

(1)图1中A点时溶液中的溶质有   (填化学式);

(2)图2中从B点开始的变化关系与图1完全重合,据此我们可以判断碳酸钠溶液刚开始和稀盐酸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如图OB段所示),请你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反思与评价】基于以上"异常"现象,你能提出的有价值的见解是   (任写一点)。

实验室利用如图实验装置进行有关化学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①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发生装置可选择图中的   (填字母),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该装置制取氧气有一处不足的地方,应如何改进: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是   ,用装置F收集二氧化碳,验满时,燃着的小木条应放在   (填"a"或"b")端。

某兴趣小组围绕"实验室制取氧气"进行了一系列探究活动:

(1)药品选择:下列物质中不能作为实验室制取氧气反应物的是   (填字母).

A.水 B.过氧化氢 C.氯化钾(KMnO 4

原因是   

(2)装置连接,所需的一些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

仪器a的名称是   ;选择气体收集方法时,气体的下列性质:A.颜色 B.可燃性 C.溶解性 D.密度,必须考虑的是   (填字母);要制取并收集一瓶干燥的氧气,所选装置的连接顺序为   (填装置字母序号).

(3)气体检验:如图2甲装置中带火星的木条很难复燃,乙装置中带火星的木条较易复燃,原因是   

(4)实验探究:如图3所示,向三支试管中分别滴加浓度相同的三种溶液,观察可见:实验①中无明显现象,实验②中产生气泡,实验③中产生气泡更快,据悉你能得出的结论是   

请你根据如图回答有关问题:

(1)图一中仪器B的名称是   

(2)实验室欲制备并收集二氧化碳,需在图一中选用A、B与   (填序号)组合,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图二是两套干燥气体装置,可用于干燥二氧化碳的是   (填"甲"或"乙"),不能选择另一套的原因是   

结合如图所示所示实验,回答有关问题。

(1)有氨味的气体是   

(2)经检验,无色溶液C中含有NaCl,则可推测出X溶液为   溶液;

(3)进一步测定可知,无色溶液C的pH>7,向其中加入适量的Na 2SO 4溶液,无现象,写出无色溶液C中所含溶质的所有可能情况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