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光的反射定律,白色硬纸板 垂直于平面镜放置,能沿 折转, 垂直于平面镜。
1 |
2 |
3 |
4 |
5 |
6 |
|
入射角 |
|
|
|
|
|
|
反射角 |
|
|
|
|
|
|
(1)让入射光贴着纸板 沿 射向平面镜上的 点,观察反射光的方向。多次改变入射光的方向,观察并描绘光的径迹,量出入射角 和反射角 ,记录如表。比较 和 ,可以得出:光反射时,反射角 入射角。
(2)纸板 右侧没有沿 折转时,能观察到反射光,有折转时,观察不到反射光,说明光反射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 。
(3)将一束光贴着纸板 沿 射到 点,光沿图中的 方向射出。说明光反射时,光路是 的。
(4)由于光在纸板上发生了 (选填“镜面反射”或“漫反射” ,所以从不同方向都可以观察到光在纸板上传播的径迹。
小红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时,将一块玻板竖直架在水平台上,再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AB,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进行观察,如图13所示,在此实验中:(1)小红选择玻璃板代替镜子
进行实验的目的
(2)所用刻度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像与物________关系.
(3)选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__________关系.
(4)移去后面的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__________收到蜡烛烛焰的像(填“能”或“不能”).所以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______像(填“虚”或“实”).
(5)小红将蜡烛逐渐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__________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如图11所示的体温计示数是℃。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 ___原理制成的。
(2)飞飞同学测量某液体的密度,所使用的测量工具示数如图1 2甲所示,如图中杯子的质量为40g,则杯中液体的质量为______g,图12乙是将杯中的液体全部倒入量筒后的情景,则所测液体的体积为ml,由此可知所测液体的密度为___________kg/m3。
小明同学为了研究一组材料的隔音性能(材料为:泡沫塑料板、玻璃、木板、硬纸板)设计并做了一个实验,他们先把闹钟放入一只烧杯中,然后从听到最响的声音位置开始,慢慢远离声源,测得听不到指针走动声音时的位置与声源间的距离.比较各种情况下这段距离的大小就可以比较不同材料的隔声性能.
进行实验收集到的数据为:
材料 |
听不到闹钟指针走动声音时的实际距离 |
泡沫塑料板 |
0.3m |
玻璃 |
0.6m |
木板 |
0.4m |
硬纸板 |
0.5m |
(1)按隔音效果好坏依次排列: 、 、 、 .
(2)总结好的隔音材料的共同特点之一是: .
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
如图所示,几只鸟在树上“歌唱”,一个听觉良好的女孩在一间门窗紧闭的甲房间内,靠近单层玻璃她能听到窗外鸟的“歌声”;她到另一门窗紧闭的乙房间内,靠近双层玻璃(双层玻璃的夹层内抽成真空),她却几乎听不到室外鸟的“歌声”.
解释为什么女孩在乙房间内能看见室外的鸟儿,而几乎听不到室外鸟的“歌声”.
如图所示的是小明在课余时间制作的一个竹笛,在竹管开口处①向管内吹气时,竹笛可以发出美妙的笛声,推拉铁丝环⑥时,音调可以改变,吹奏歌曲.
(1)吹奏竹笛时,振动发声的物体是________.
(2)当布团⑤分别位于a、b、c三个位置时,竹笛发声音调最高的位置是_____,音调最低的位置是_______.
(3)在中国的民族乐器中,还有哪些乐器的发声原理与竹笛相似?请你举出一例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