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以下材料:

对数的创始人是苏格兰数学家纳皮尔 ( J Nplcr 1550 1617 年),纳皮尔发明对数是在指数书写方式之前,直到18世纪瑞士数学家欧拉 ( Evlcr 1707 1783 年)才发现指数与对数之间的联系.

对数的定义:一般地,若 a x = N ( a > 0 a 1 ) ,那么 x 叫做以 a 为底 N 的对数,记作 x = log a N ,比如指数式 2 4 = 16 可以转化为对数式 4 = log 2 16 ,对数式 2 = log 5 25 ,可以转化为指数式 5 2 = 25

我们根据对数的定义可得到对数的一个性质:

log a ( M · N ) = log a M + log a N ( a > 0 a 1 M > 0 N > 0 ) ,理由如下:

log a M = m log a N = n ,则 M = a m N = a n

M · N = a m · a n = a m + n ,由对数的定义得 m + n = log a ( M · N )

m + n = log a M + log a N

log a ( M · N ) = log a M + log a N

根据阅读材料,解决以下问题:

(1)将指数式 3 4 = 81 转化为对数式  

(2)求证: log a M N = log a M log a N ( a > 0 a 1 M > 0 N > 0 )

(3)拓展运用:计算 log 6 9 + log 6 8 log 6 2 =   

科目 数学   题型 解答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整式的混合运算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与x轴相交于C(﹣2,0),D(﹣8,0)两点,与y轴相切于点B(0,4).

(1)求经过B,C,D三点的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
(2)设抛物线的顶点为E,求证:直线CE与⊙A相切;
(3)在x轴下方的抛物线上,是否存在一点F,使△BDF面积最大,最大值是多少?并求出点F的坐标.

如图,Rt△ABC中,∠ACB=90°,AC=6cm,BC=8cm.动点M从点B出发,在BA边上以每秒3cm的速度向定点A运动,同时动点N从点C出发,在CB边上以每秒2cm的速度向点B运动,运动时间为t秒(0<t<),连接MN.

(1)若△BMN与△ABC相似,求t的值;
(2)连接AN,CM,若AN⊥CM,求t的值.

(为方便答题,可在答题卡上画出你认为必要的图形)
如图,过原点的直线与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分别交于两点A,C和B,D,连结AB,BC,CD,DA.

(1)四边形ABCD一定是 四边形;(直接填写结果)
(2)四边形ABCD可能是矩形吗?若可能,试求此时k1和k2之间的关系式;若不可能,说明理由;
(3)设P(),Q()(x2 > x1 > 0)是函数图象上的任意两点,,试判断的大小关系,并说明理由.


如图,四边形OMTN中,OM=ON,TM=TN,我们把这种两组邻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叫做筝形.

(1)试探究筝形对角线之间的位置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2)在筝形ABCD中,已知AB=AD=5,BC=CD,BC>AB,BD,AC为对角线,BD=8.
①是否存在一个圆使得A,B,C,D四个点都在这个圆上?若存在,求出圆的半径;若不存在, 请说明理由;
②过点B作BF⊥CD,垂足为F,BF交AC于点E,连接DE.当四边形ABED为菱形时,求点F到AB 的距离.

如图,过原点的直线与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分别交于两点A,C和B,D,连结AB,BC,CD,DA.

(1)四边形ABCD一定是 四边形;(直接填写结果)
(2)四边形ABCD可能是矩形吗?若可能,试求此时之间的关系式;若不可能,说明理由;
(3)设P(),Q()()是函数图象上的任意两点,,试判断的大小关系,并说明理由.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