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如图,一次函数 y = x + 1 的图象交 y 轴于点 A ,与反比例函数 y = k x ( x > 0 ) 的图象交于点 B ( m , 2 )

(1)求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

(2)求 ΔAOB 的面积.

科目 数学   题型 计算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交点问题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某学校为了解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随机抽取了50名学生,并统计他们平均每天的课外阅读时间 t (单位: min ),然后利用所得数据绘制成如图不完整的统计图表.

课外阅读时间频数分布表

课外阅读时间 t

频数

百分比

10 t < 30

4

8 %

30 t < 50

8

16 %

50 t < 70

a

40 %

70 t < 90

16

b

90 t < 110

2

4 %

合计

50

100 %

请根据图表中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 a =     b =    

(2)将频数分布直方图补充完整;

(3)若全校有900名学生,估计该校有多少学生平均每天的课外阅读时间不少于 50 min

先化简,再求值: ( m + 2 - 5 m - 2 ) · 2 m - 4 3 - m ,其中 m = - 1 2

(1)计算: | - 4 | - ( - 2 ) 2 + 9 - ( 1 2 ) 0

(2)解不等式组 3 x - x 2 1 + 2 x 3 > x - 1

折纸的思考.

(操作体验)

用一张矩形纸片折等边三角形.

第一步,对折矩形纸片 ABCD ( AB > BC ) (图①),使 AB DC 重合,得到折痕 EF ,把纸片展平(图②).

第二步,如图③,再一次折叠纸片,使点 C 落在 EF 上的 P 处,并使折痕经过点 B ,得到折痕 BG ,折出 PB PC ,得到 ΔPBC

(1)说明 ΔPBC 是等边三角形.

(数学思考)

(2)如图④,小明画出了图③的矩形 ABCD 和等边三角形 PBC .他发现,在矩形 ABCD 中把 ΔPBC 经过图形变化,可以得到图⑤中的更大的等边三角形,请描述图形变化的过程.

(3)已知矩形一边长为 3 cm ,另一边长为 acm ,对于每一个确定的 a 的值,在矩形中都能画出最大的等边三角形,请画出不同情形的示意图,并写出对应的 a 的取值范围.

(问题解决)

(4)用一张正方形铁片剪一个直角边长分别为 4 cm 1 cm 的直角三角形铁片,所需正方形铁片的边长的最小值为    cm

已知函数 y = - x 2 + ( m - 1 ) x + m ( m 为常数).

(1)该函数的图象与 x 轴公共点的个数是   

A . 0 B . 1 C . 2 D . 1 或2

(2)求证:不论 m 为何值,该函数的图象的顶点都在函数 y = ( x + 1 ) 2 的图象上.

(3)当 - 2 m 3 时,求该函数的图象的顶点纵坐标的取值范围.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