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 O 为原点,平行于 x 轴的直线与抛物线 L : y = a x 2 相交于 A B 两点(点 B 在第一象限),点 D AB 的延长线上.

(1)已知 a = 1 ,点 B 的纵坐标为2.

①如图1,向右平移抛物线 L 使该抛物线过点 B ,与 AB 的延长线交于点 C ,求 AC 的长.

②如图2,若 BD = 1 2 AB ,过点 B D 的抛物线 L 2 ,其顶点 M x 轴上,求该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

(2)如图3,若 BD = AB ,过 O B D 三点的抛物线 L 3 ,顶点为 P ,对应函数的二次项系数为 a 3 ,过点 P PE / / x 轴,交抛物线 L E F 两点,求 a 3 a 的值,并直接写出 AB EF 的值.

科目 数学   题型 解答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二次函数的性质 二次函数图象与几何变换 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解析式 二次函数综合题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为坐标原点,点A、B的坐标分别为(8,0)、(0,6).动点Q从点O、动点P从点A同时出发,分别沿着OA方向、AB方向均以1个单位长度/秒的速度匀速运动,运动时间为t(秒)(0<t≤5).以P为圆心,PA长为半径的⊙P与AB、OA的另一个交点分别为C、D,连接CD、QC.
(1)求当t为何值时,点Q与点D重合?
(2)设△QCD的面积为S,试求S与t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求S的最大值;
(3)若⊙P与线段QC只有一个交点,请直接写出t的取值范围.

如图,在⊙O上位于直径AB的异侧有定点C和动点P,AC=AB,点P在半圆弧AB上运动(不与A、B两点重合),过点C作直线PB的垂线CD交PB于D点.

(1)如图1,求证:△PCD∽△ABC;
(2)当点P运动到什么位置时,△PCD≌△ABC?请在图2中画出△PCD并说明理由;
(3)如图3,当点P运动到CP⊥AB时,求∠BCD的度数.

如图,在Rt△ABC中,∠C=90°,∠A=30°,.若动点D在线段AC上(不与点A、C重合),过点D作DE⊥AC交AB边于点E.
(1)当点D运动到线段AC中点时,DE=  
(2)点A关于点D的对称点为点F,以FC为半径作⊙C,当DE=  时,⊙C与直线AB相切.

操作:小明准备制作棱长为1cm的正方体纸盒,现选用一些废弃的圆形纸片进行如下设计:

说明:方案一:图形中的圆过点A、B、C;
方案二: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与展开图左下角的正方形边重合,斜边经过两个正方形的顶点.
纸片利用率=×100%
发现:(1)方案一中的点A、B恰好为该圆一直径的两个端点.
你认为小明的这个发现是否正确,请说明理由.
(2)小明通过计算,发现方案一中纸片的利用率仅约为38.2%.
请帮忙计算方案二的利用率,并写出求解过程.
探究:
(3)小明感觉上面两个方案的利用率均偏低,又进行了新的设计(方案三),请直接写出方案三的利用率.

如图1,把边长分别是为4和2的两个正方形纸片OABC和OD′E′F′叠放在一起.
(1)操作1:固定正方形OABC,将正方形OD′E′F′绕点O按顺时针方向旋转45°得到正方形ODEF,如图2,连接AD、CF,线段AD与CF之间有怎样的数量关系?试证明你的结论;
(2)操作2,如图2,将正方形ODEF沿着射线DB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平移,平移后的正方形ODEF设为正方形PQMN,如图3,设正方形PQMN移动的时间为x秒,正方形PQMN与正方形OABC的重叠部分面积为y,直接写出y与x之间的函数解析式;
(3)操作3:固定正方形OABC,将正方形OD′E′F′绕点O按顺时针方向旋转90°得到正方形OHKL,如图4,求△ACK的面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