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利用电子秤、油桃、牙签、两个相同的烧杯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如图所示。

请将以下实验步骤补充完整:

(1)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水,用电子秤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 m 1

(2)将油桃放入水中漂浮,用牙签将油桃压入水中浸没(水未溢出),静止时读出此时电子秤的示数为 m 2

(3)在另一烧杯中倒入适量的待测液体,用电子秤测出烧杯和待测液体的总质量为 m 3

(4)将油桃放入待测液体中漂浮,                   ,读出此时电子秤的示数为 m 4

(5)待测液体密度的表达式为 ρ =         (已知水的密度为 ρ )。

科目 物理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液体密度的测量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时间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

(1)该实验是根据公式进行测量的。
(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坡度较(填“大、小”)。
(3)小车通过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为m/s,小车通过
下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为m/s,全程的平均速度是m/s。
(4)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后
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VAC(填“大、小”)。

在平面镜成像实验中,如右图所示,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一把直尺的下面,再取两支等长的蜡烛A和B分别放在玻璃板前后的直尺上。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移动玻璃板后的蜡烛B,并如图那样观察,当蜡烛B移到与蜡烛A在玻璃板里的像重合时,蜡烛B好像也被点燃了。

(1)由直尺分别读出玻璃板到物(蜡烛A)、玻璃板到像(即蜡烛B)的距离分别是u和v,得到的结果是vu(选填“>”“=”或“<”)。
(2)两段等长的蜡烛是为了比较物与像的关系。
(3)移去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这时,观察者直接对屏观察,光屏上(选填“能”或“不能”)接收到蜡烛A的烛焰的像,由此可知平面镜所成的像是

测量地图上一段铁路长度应选用器材是()

A.刻度尺和三角板 B.刻度尺和细线 C.刻度尺和量角器 D.刻度尺和圆规

(A)如图所示,用抽气机抽取钟罩内的空气的过程中,听到的电铃声将。实验说明声音不能在中传播。

(B)图,用两个圆纸盒、一根棉线做成的“土电话”,是靠把声音传给小女孩的,这个例子说明声音可以在中传播。

(A)如图所示,用A、B两把刻度尺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放置正确的是(选填“A”或“B”)刻度尺,该物体长度为

(B)如图所示,测得圆筒的外径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