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1)如图甲,把质量分布均匀的杠杆中点 作为支点,其目的是消除 对实验的影响。为了方便直接测出力臂,实验前应先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当在 处挂上钩码后杠杆转动,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 。
(2)图乙中杠杆恰好处于水平位置平衡,若在 处下方再挂一个相同的钩码,为使杠杆保持水平平衡,需将挂在 处的钩码向右移动 格。当杠杆平衡、钩码静止时,挂在 处的钩码所受重力和钩码所受拉力是一对 力。
(3)如图丙,小明取下 处钩码,改用弹簧测力计钩在 处,使杠杆再次在水平位置平衡,弹簧测力计示数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如果竖直向上拉动弹簧测力计,它是 杠杆(选填“省力”、“费力”或“等臂”)(每个钩码重 )。
(4)小明经过多次实验,分析实验数据后得出了杠杆平衡条件 。
小宇同学对冰加热,根据实验记录画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请回答:(1)图2—5中,段表示冰的熔化过程,熔点为0C;(2)DE段物质的温度为0C,这是一个过程。
用放大镜观察指纹,可以看到指纹 (填:“放大”或“缩小”)的像,然后用放大镜观察窗外的树,可以看到树的 、 的像。
如图所示,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1)同学们所用的器材有两支等长的蜡烛,目的是为了比较物与像的关系;还有一个测量工具是,目的是为了便于比较像与物位置的关系。(2)移去未点燃的蜡烛,并在其所在的位置上放一个光屏,则光屏上(填:“能”或“不能”)接收到点燃的蜡烛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成的是像。
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实验中,所用的实验器材有杠杆、支架、刻度尺、细线、质量相同的钩码若干。
(1)将杠杆装在支架上,发现杠杆右端下沉,如果将杠杆右侧的平衡螺母向左调到头了,杠杆右端仍下沉,此时应将杠杆左侧的平衡螺母向 调,直到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为止。(2)某同学进行正确的实验操作后,得到的数据为F1 =" 6" N,L1 =" 20" cm,F2 =" 4" N,L2 =" 30" cm。该同学根据这些数据能否得出正确的探究结论? 。理由是: 。(3)使杠杆在倾斜一定角度的位置做实验,也能得出杠杆平衡的条件。这种实验方案与杠杆在水平位置做实验的方案相比较,你认为哪种实验方案更好,并说明理由: 。(4)如图所示,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如果在两侧钩码下再各挂一个相同的钩码,则杠杆 端下沉。
使用托盘天平的步骤是:(1)把天平放在台上,把游码放在处;(2)调节横梁右端的,使指针指在处,这时横梁平衡;(3)把被测物体放在盘里,估计被测物体的质量,选择适当的砝码放在另一盘里,根据实际情况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这时天平盘中加上,就等于被物体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