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为了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小明用阻值不同的定值电阻、电压为 6 V 的电源、滑动变阻器 ( 20 Ω 2 . 5 A ) 等器材按图甲方式连接电路,进行如下实验。

①将 4 Ω R 1 接入电路,当电压表示数为 4 V 时,记录电流表的示数。

②用 R 2 替换 R 1 ,发现无论如何左右移动滑片 P ,电压表指针在 4 V 的刻度左右摆动,但无法准确指在 4 V 的刻度线上。

老师告知小明:滑动变阻器的线圈结构如图乙所示,因此无法连续改变接入电路的有效阻值,当定值电阻与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相比过小时,会导致步骤②现象发生。

③用一根阻值为 0 . 5 Ω 的电阻丝制作一个可连续改变阻值的旋钮式变阻器,并按图丙方式接入电路,继续实验。通过调节滑片 P 和旋钮触片 Q 使电压表示数为 4 V ,此时电流表示数如图丁所示。

(1)图丁中电流表的示数为   A

(2)步骤③中滑片 P 和旋钮触片 Q 处在如图丙所示的位置时,电压表示数略超过 4 V ,则小明应如何调节滑片 P 和旋钮触片 Q 使电压表示数为 4 V   

(3)小明利用图甲电路继续他的探究实验,仍保持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为 4 V ,则下列定值电阻可用来替换 R 1 进行实验的有  (可多选)。

A . 15 ΩB . 25 ΩC . 35 ΩD . 45 Ω

科目 物理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实验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
(1)使光线以不同角度入射进行实验,测量结果如右表所示。由此可得“在反射现象中,反射角__________入射角。”
(2)将一束光贴着纸板A沿EO射到O点,若将纸板B向前或向后折,目的是探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是否在______内,此时,在纸板B上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
(3)若将一束光贴着纸板B沿FO射到O点,光将沿图中的____________方向射出。

小明想比较几种材料(衣服、锡箔纸、泡沫塑料)的隔音性能,除了待检测的材料外,可利用的器材还有:音叉、机械闹钟。在本实验中适合作声源的是______________:
小明将声源放入鞋盒内,在其四周塞满待测材料。他设想了下面两种实验方案,你认为比较好的是______________。
A、让人站在距鞋盒一定距离处,比较所听见声音的响度。
B、让人一边听声音,一边向后退,直至听不见声音为止,比较此处距鞋盒的距离。
通过实验得到的现象如表格所示,则待测材料隔声性能由好到差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

常用温度计的工作原理是利用液体的_________性质制成的。如图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物体A的长度是_________cm。秒表的读数是_________S。温度计的示数是________0C。

在研究“物体的重力势能跟高度是否有关”时,三个相同的木桩被从空中静止的三个的铁块从不同的高度落下撞击.陷入沙坑的情况如图所示,在此实验中:

⑴我们通过观察 来比较各铁块重力势能的大小的.
⑵在准备实验器材的时候,需要的三个质量(相同/不同)的铁块,这样作的目的是:
⑶从实验的结果来看: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小明为了探究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他设计了如图甲、乙所示的实验.

(1)让质量相同的两个小球沿同一光滑圆形轨道分别从A处和B处开始向下运动,然后与放在水平面上的纸盒相碰,纸盒在水平面上移动一段距离后静止,如图甲所示.
(2)让不同质量的两个小球沿同一光滑斜面分别从A处开始向下运动,然后与放在水平面上的纸盒相碰,纸盒在水平面上移动一段距离后静止,如图乙所示.
上述甲、乙两组实验中:
①要探究动能与物体运动速度的关系应选用图;
②乙图中让不同质量的两个小球从同一高度滚下的目的是
③甲、乙两组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④实验时是通过观察来比较小球动能的大小,从而得出结论的.
若水平面绝对光滑,该实验还能得出结论吗?,理由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